摛景焕雕楹
出自唐代:许敬宗的《奉和初春登楼即目应诏》
旭日临重壁,天眷极中京。
春晖发芳甸,佳气满层城。
去鸟随看没,来云逐望生。
歌里非烟飏,琴上凯风清。
文波浮镂槛,摛景焕雕楹。
璇玑体宽政,隆栋象端衡。
创规虽有作,凝拱遂无营。
沐恩空改鬓,将何谢夏成。
鉴赏
《奉和初春登楼即目应诏》是唐代许敬宗所作的一首诗词。
中文译文:
旭日临重壁,
天眷极中京。
春晖发芳甸,
佳气满层城。
去鸟随看没,
来云逐望生。
歌里非烟飏,
琴上凯风清。
文波浮镂槛,
摛景焕雕楹。
璇玑体宽政,
隆栋象端衡。
创规虽有作,
凝拱遂无营。
沐恩空改鬓,
将何谢夏成。
诗意和赏析:
此诗是许敬宗为了应命而写的,他在初春登楼,抬头望见旭日照耀着雄伟的城墙。这个城是帝王居住的地方,因此被上天眷顾。春日的阳光照耀着大地,花田中渐渐绽放的花朵,令整个城市充满了美好的气息。许敬宗感叹去的鸟儿在远方消失,来的云朵则在远处生发。他认为歌声中的音乐并非烟花飘逸,而是清风中的琴声。他欣赏着窗户上浮现的文波,楼阁上璀璨的景象。这座城市宽广,有着体面的统治,像是璇玑宝石一般闪耀。而宫殿的柱子高耸笔直,宛如端正的衡量。城市的规划虽然有人创作,但是大自然的景致是不加修饰的,自然之美无需人为修饰。许敬宗沐浴了君主的恩泽,虽然头发已经变白,但是对于夏季的成就,他应该感谢君主。
这首诗词描绘了许敬宗在初春登楼,感受到城市的繁荣和自然的美景,以及对于君主的感激之情。他通过描绘旭日、春光、花朵、云彩、音乐、琴声、文波、琴声等元素,生动地展现了春季城市的壮丽景象和丰富气息。全诗以景入情,景物和主题相得益彰,给人一种愉悦和宁静的感觉。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作者对于君主的忠诚和感激,体现了当时那个时代人们对于帝王的崇敬与赞美。
许敬宗简介
唐代·许敬宗的简介

许敬宗(公元592年—公元672年),字延族,杭州新城人,唐朝宰相,隋朝礼部侍郎许善心之子。隋大业年间中秀才,后担任书佐。其父许善心被杀之后投奔瓦岗军,被李密任命为记室。李密兵败之后投奔唐朝,补涟州别驾,秦王李世民问其才学召为秦府学士,贞观八年(634年)任著作郎、监修国史,不久迁中书舍人。咸亨元年(670年)以特进的身份退休。咸亨三年(672年)去世,时年81岁。赠开府仪同三司,谥曰缪。著有文集八十卷,今编诗二十七首。
...〔 ► 许敬宗的诗(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