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
《绍兴祀大火十二首》是隋代的一首诗词,作者佚名。诗词以绍兴祀大火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诗意,表达了对火的崇敬和对祭祀仪式的认可。
这首诗词中,诗人以宏伟的场景开篇:“圜钟为宫,五缜相天”,形容了庄严的祭祀场所,周围环绕着高大的钟楼,象征着神圣庄重。接着,诗人描绘了各种职责和角色的人物:“各率其职,司礼兴视,则维荧惑”。在祭祀仪式中,每个人都按照自己的职责行动,司礼官高举礼器,仰视着天空中的明亮星辰。
接下来,诗人表达了对太阳的敬仰和景仰:“至阳之精,屈我长赢”。太阳被视为至高无上的存在,它的光芒照耀万物,给予人类希望和力量。诗人以自己之微小来衬托太阳的伟大。他虚心地寻求太阳的精华,以此来强调对太阳的崇拜和对祭祀仪式的信仰。
最后两句“于之求之,礼事孔明”,表达了诗人对祭祀仪式的重视和尊重。他追求着太阳的神圣力量,但却通过合适的礼仪和仪式来表达自己的敬意。这种孔明的智慧和悟性在祭祀仪式中得以体现,也强调了对传统礼仪的继承和尊重。
整首诗词通过对绍兴祀大火的描绘和对祭祀仪式的赞美,表达了对火的敬畏和对神圣仪式的尊重。诗人以宏伟的场景、崇高的太阳和庄重的仪式来营造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强调了传统文化和礼仪的重要性。这首诗词在形式上华丽而庄重,在意境上深邃而肃穆,具有一种古典诗词的美感和哲理意蕴。
猜你喜欢
-
溪月明关陇
出自 唐代 骆宾王: 《早秋出塞寄东台详正学士》
- 曲阑干外日初迟
-
自知休沐诸幽胜
出自 唐代 杨巨源: 《和元员外题升平里新斋》
-
孤云永日自徘徊
出自 唐代 武元衡: 《韦常侍以宾客致仕,同诸公题壁》
- 掌上星初满
-
故旧今成二老
出自 元代 邵亨贞: 《西江月 酒兰,与南金徜徉屯巷,各信意小述》
- 别家出戌征羌夷
- 风雨不本贷
-
未嫌款段追千骑
出自 宋代 韩元吉: 《次韵郑守舜举喜雪四首》
- 厚德非可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