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高惟雪可相配
出自宋代:曾丰的《江路见梅怀泉台留主管王提干》
强号梅为自在春,淡妆贵不失天真。
园林烂熳空多事,篱落伶俜倒出尘。
无竹无松自风韵,得江得月更精神。
清高惟雪可相配,次有冰台两玉人。
鉴赏
诗词:《江路见梅怀泉台留主管王提干》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曾丰创作的一首诗词,描述了作者在江边小路上看到梅花时的心情和联想。诗中表现出作者对自然景物的情感体验,并通过梅花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和人生之境的思考。
诗中的梅花被称为"强号梅",意味着梅花在春季中的独特美丽和自信。作者形容梅花淡妆贵重,既保留了自然之美,又散发出一种天真无邪的气质。这种贵重和天真的结合,展示了梅花独有的魅力。
接下来,诗中出现了园林烂熳,篱落伶俜的描写。这些景物的存在使得诗中的空间变得复杂多样,同时也带来了一些烦琐和纷杂的事物。作者通过这些细节的描绘,突出了梅花的纯净和独特的存在感。
诗中提到了自然界中其他元素的缺失,比如没有竹子和松树。这种缺失使得梅花更加突出,它以自己独特的风韵照亮了整个环境。作者借助于自然景物的对比,强调了梅花的独特性和独立精神。
最后两句诗中,作者提到了清高的雪和冰台上的两位美人。这里的雪和冰台可以被视为对纯洁和高雅的象征,与梅花的形象相得益彰。通过这样的对比,作者表达了对于高尚品质和美好境界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梅花的描写和联想,展示了作者对自然之美和人生哲理的思考。通过对梅花的赞美和对其他景物的对比,诗中呈现出了一种纯真和高雅的情感,以及对于追求纯洁和高尚的渴望。这首诗通过以梅花为媒介,抒发了作者对美的热爱和追求,同时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对自然和人文的关注和思考。
猜你喜欢
- 院门昼锁回廊静
-
载登俎豆
出自 两汉 佚名: 《高宗建炎初祀昊天上帝》
- 青春有酒劝不饮
- 幽处堪逶迤
- 堤防虞采掘
-
髯龙飞空去云急
出自 宋代 李弥逊: 《黄山在歙郡之北雄丽杰出可与嵩少争衡世传黄》
-
九月登高菊未黄
出自 宋代 蔡襄: 《北园登高即事呈诸同僚》
-
各为老子寄声
出自 宋代 刘克庄: 《送强甫赴惠安六言十首》
-
十年一武可凤沼
出自 宋代 杨万里: 《送周起宗经干赴桂林帅幕》
-
病眸兼怕酒杯深
出自 宋代 苏轼: 《九日寻臻阇梨遂泛小舟至勤师院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