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钵成篇藻思新
出自宋代:苏颂的《次韵签判太博谢府公新诗墨迹》
幕府雍容但省文,笔精诗格两难伦。
临池得法毫端健,击钵成篇藻思新。
征虏雅歌追乐事,兰亭赓唱掩芳尘。
梁王宾友邹枚在,末至惭非赋雪人。
鉴赏
《次韵签判太博谢府公新诗墨迹》是苏颂创作的一首诗词,宋代的作品。这首诗词描绘了幕府官员文雅庄重的形象,同时表达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追求和对自己才华的自信。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幕府雍容但省文,
笔精诗格两难伦。
临池得法毫端健,
击钵成篇藻思新。
征虏雅歌追乐事,
兰亭赓唱掩芳尘。
梁王宾友邹枚在,
末至惭非赋雪人。
诗意:
这首诗词以幕府官员的风采为题材,表达了作者对幕府官员的仪态和文雅的赞赏。诗人将自己的诗歌创作与幕府官员的风度相提并论,强调自己的才华和格调不亚于他们。他追求艺术上的卓越,用精湛的笔端和新颖的思维构思来创作诗篇。他也提到了对征战的歌颂和对兰亭文会的赞美,暗示自己不仅是一位文人,还关注时事和社交圈子。最后,他谦逊地提到了与他有交往的梁王和邹枚,表示自己在文学创作方面仍有不足之处。
赏析:
这首诗词展示了苏颂作为一位文人的自我认知和自信心。他通过对幕府官员的描绘,将自己的诗歌才华与他们相提并论,强调自己在文学创作方面的卓越。他用"临池得法毫端健,击钵成篇藻思新"形容自己的诗歌创作过程,表达了自己对诗歌艺术的追求和独特的思维方式。同时,他提到了征战和兰亭文会这些与时事和社交相关的话题,展示了他对时代的关注和对社交圈子的参与。最后,他谦虚地提到了与他有交往的梁王和邹枚,表达了自己对他们的敬重,并承认自己在文学创作方面仍有不足之处。
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的自信和对诗歌创作的追求,展示了苏颂作为一位文人的风范和人际关系。通过对幕府官员和时代风尚的描绘,他成功地塑造了自己作为一位具有才华和品位的诗人的形象。这首诗词同时也反映了宋代文化的特点,以及士人的价值观和社交圈子的重要性。
苏颂简介
宋代·苏颂的简介

(1020—1101)泉州同安人,徙居丹阳,字子容。苏绅子。仁宗庆历二年进士。知江宁。皇祐五年召试馆阁校勘,同知太常礼院。迁集贤校理,编定书籍。英宗即位,为度支判官。神宗立,擢知制诰,知审刑院,因奏李定拜官不合章法,落知制诰,出知婺州。元丰初,权知开封府,改沧州。奉旨编纂《鲁卫信录》。哲宗元祐初,除吏部尚书兼侍读,以邃于律历提举研制新浑仪。元祐七年拜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为相务使百官守法遵职,量能授任。后罢知扬州,徙河南。绍圣末致仕。有《苏魏公集》、《新仪象法要》、《本草图经》。
...〔 ► 苏颂的诗(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