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名句 > 苏颂的名句 > 碎缬排霜叶

碎缬排霜叶

出自宋代苏颂的《和刁推官蓼花二首

“碎缬排霜叶”出自宋代苏颂的《和刁推官蓼花二首》,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suì xié pái shuāng yè,诗句平仄:仄平平平仄。

烟雨寒塘外,萧条广隰中。
花逢秋至盛,人爱水边红。
碎缬排霜叶,纤蕤拂露丛。
尊罍不见赏,留得伴溪翁。

鉴赏

《和刁推官蓼花二首》是宋代文人苏颂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通过描绘烟雨笼罩下的寒塘和广阔的隰地,展现了一种荒凉凄美的景象。同时,诗人以蓼花为象征,表达了花朵在秋天时盛开的美丽,以及人们对水边红花的喜爱。

诗词中的“碎缬排霜叶,纤蕤拂露丛”描绘了蓼花的细碎、娇嫩的花瓣和叶片,仿佛是被霜叶所围绕,轻轻拂过露水的景象。这种描写给人以细腻、清新的感觉,进一步突出了蓼花的美丽和柔弱。

诗的最后两句“尊罍不见赏,留得伴溪翁”,表达了诗人自己并未能欣赏到这些美景,只能将此景与溪边的老翁为伴。这里的“尊罍”指的是酒杯,表明诗人不舍离开这美丽的景色,愿与溪边老翁共享孤寂的美景。

整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烟雨、广隰和蓼花等元素的描绘,表达了一种凄美、孤寂的情感。诗人将自然景物与人情感相结合,以蓼花为媒介,展示了秋天的美丽和人类对自然的热爱。全诗意境清新、纯美,给人一种深情的感受。

这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对自然景物的抒发,传达了诗人对美的热爱和对孤寂的思考。同时,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也展现了苏颂的才华和对自然景物的敏感。这首诗词充满了宋代文人的意境和审美情趣,值得细细品味。

苏颂简介

宋代·苏颂的简介

苏颂

(1020—1101)泉州同安人,徙居丹阳,字子容。苏绅子。仁宗庆历二年进士。知江宁。皇祐五年召试馆阁校勘,同知太常礼院。迁集贤校理,编定书籍。英宗即位,为度支判官。神宗立,擢知制诰,知审刑院,因奏李定拜官不合章法,落知制诰,出知婺州。元丰初,权知开封府,改沧州。奉旨编纂《鲁卫信录》。哲宗元祐初,除吏部尚书兼侍读,以邃于律历提举研制新浑仪。元祐七年拜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为相务使百官守法遵职,量能授任。后罢知扬州,徙河南。绍圣末致仕。有《苏魏公集》、《新仪象法要》、《本草图经》。

...〔 ► 苏颂的诗(1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