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平辅相孙
出自宋代:苏颂的《翰林侍读学士尚书右丞李公挽辞三首》
儒雅名公子,承平辅相孙。
台仪尊右辖,世职重高门。
富贵今如梦,便蕃殁有恩。
迩英前席地,无复进嘉言。
鉴赏
《翰林侍读学士尚书右丞李公挽辞三首》是宋代苏颂所作的一组诗词。这组诗词描绘了李公的身份地位和他在政治上的功绩,同时也表达了他对逝去的荣华与权势的感慨,以及对未能继续奉献言论的遗憾。
这组诗词的中文译文为:
儒雅名公子,
承平辅相孙。
台仪尊右辖,
世职重高门。
富贵今如梦,
便蕃殁有恩。
迩英前席地,
无复进嘉言。
这首诗通过描述李公的身份和家世,展现了他的儒雅风采以及他在朝廷中的高位。他是一位承平时期的重要辅佐者,担任着尚书右丞、翰林侍读学士等重要职务。他的地位崇高,来自于他在家族中的显赫身份。
然而,诗词的后半部分表达了李公对过去荣华和权势的无奈和懊悔。富贵如今如同一场梦境,一旦离世,所受的恩宠也将消逝。他对自己无法再继续为国家贡献善言良策感到遗憾和失落。曾经受到重用的他,再也无法进入权贵的内阁,无法再发表卓越的言论。
这首诗词传递了对权势和地位的深刻思考,揭示了荣华富贵的虚幻和短暂。它同时暗示了个人价值的无常和变迁,不论过去的辉煌如何,最终都将化为尘土。这首诗词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经历的体悟和对功名利禄的淡泊态度,具有深远的诗意和韵味。
苏颂简介
宋代·苏颂的简介

(1020—1101)泉州同安人,徙居丹阳,字子容。苏绅子。仁宗庆历二年进士。知江宁。皇祐五年召试馆阁校勘,同知太常礼院。迁集贤校理,编定书籍。英宗即位,为度支判官。神宗立,擢知制诰,知审刑院,因奏李定拜官不合章法,落知制诰,出知婺州。元丰初,权知开封府,改沧州。奉旨编纂《鲁卫信录》。哲宗元祐初,除吏部尚书兼侍读,以邃于律历提举研制新浑仪。元祐七年拜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为相务使百官守法遵职,量能授任。后罢知扬州,徙河南。绍圣末致仕。有《苏魏公集》、《新仪象法要》、《本草图经》。
...〔 ► 苏颂的诗(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