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
《偈倾一百六十九首》是宋代释智朋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三转法轮於大千,
其轮本来常清净。
平江出灯道地,
诸人尽知灯明。
如来在诸人眼裹耳裹,
转如是轮。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佛法中的"法轮常转"的理念。法轮代表着佛法的运转,大千世界中的一切都在不断的变化中。作者强调,法轮本来就是纯净的,没有污染。诗中提到了平江出灯道地,意味着在平凡的江湖中,人们都能够认识到佛法的明灯,指明了人们对佛法的认知和理解。
赏析:
《偈倾一百六十九首》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表达了佛法的核心思想。法轮的转动象征着世间万物的变化和轮回,而这种变化本身是纯净无染的。平江出灯道地的描绘,将佛法的启示与日常生活相联系,寓意普智普渡,佛法的光明能够普照众生。诗中还揭示了佛法存在于每一个人的眼中和耳中,强调了每个人都能够通过自己的感知和体悟来领悟佛法的真谛。
这首诗词言简意赅,字字珠玑。通过简短的文字,传递了深邃的佛法哲理。它以平实的语言揭示了佛法的普遍性和普及性,强调了佛法的智慧和光明可以为人们带来启迪和指引。通过将佛法与日常生活相融合,这首诗词给予人们信心和希望,让人们认识到佛法的普世价值和意义。
总之,这首诗词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佛法的核心思想,引导人们思考生命的变化和佛法的智慧。它通过平实的描写和隐喻,使人们感受到佛法的光明和普世的力量。
释智朋简介
宋代·释智朋的简介
释智朋,四明(今浙江宁波)人,俗姓黄。居衡州华药寺,建康清凉寺。高宗绍兴七年(一一三七)住婺州天宁寺(《罗湖野录》卷四),后退居明州瑞岩。为青原下十三世,宝峰照禅师法嗣。事见《五灯会元》卷一四。
...〔 ► 释智朋的诗(1篇)〕猜你喜欢
-
其心或不然
出自 唐代 白居易: 《答崔侍郎、钱舍人书问,因继以诗》
- 绿圃空阶云冉冉
-
斡我璿衡
出自 两汉 佚名: 《郊庙歌辞·汉宗庙乐舞辞·积善舞》
- 独携筇杖过
-
如翅之云覆墨池
出自 近现代 陈三立: 《重伯为人索题画梅于谈坐口占写其上》
-
良才讵小成
出自 宋代 张栻: 《游诚之来广西相从几一年今当赴官九江极与之》
-
太史崎岖禹穴游
出自 宋代 周必大: 《送喻宫教良能出粹会稽》
- 议者勿咎楮
- 有泪对谁倾
- 下檐云转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