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石云松路
出自宋代:释文珦的《行石林苍莽间颇多幽致有思归隐》
离城才一舍,已得近樵渔。
秀石云松路,荒篱水竹居。
阳坡收早粟,烧地长新蔬。
便好为兹隐,吾生不愿余。
鉴赏
行石林苍莽间颇多幽致有思归隐
译文:
漫步在苍茫的石林间,隐约可见许多幽静之处,使我产生了归隐之思。
诗意:
这首诗是宋代释文珦所作,描述了他离开繁华城市,来到山林间寻求隐逸生活的心境。他在行走的过程中,发现了许多宁静幽雅的景致,这些景致使他产生了返璞归真的渴望。
赏析:
诗人以行走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离开喧嚣都市的决心。他来到石林之中,感受到自然环境的宁静与美好。秀美的石头和苍翠的松树构成了一条小路,荒芜的篱笆和清澈的水边成为他安居的地方。阳坡上收获着早熟的粟米,烧过的土地上长出了新鲜的蔬菜。所有这些景象都让诗人觉得适合隐居,舍弃尘世的繁华而过简朴自在的生活。
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农田生活,表达了对宁静、朴素生活的向往。他希望能够远离繁忙的世界,过上简单而自由的日子。这首诗呈现了一种离世归隐的情怀,让人感受到清静与自在的美好。
释文珦简介
宋代·释文珦的简介

释文珦(一二一〇——?)(生年据本集卷一〇《看新历》“又看景定新颁历,百岁还惊五十过”推定),字叔向(影印《诗渊》册五页三七九八《宿山庵》署),自号潜山老叟,于潜(今浙江临安西南)人。早岁出家,遍游东南各地,游踪略见集中《闲中多暇追叙旧游成一百十韵》诗,有“题咏诗三百,经行路四千”之句,后以事下狱,久之得免,遂遁迹不出。终年八十馀。诗集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潜山集》十二卷。事见集中有关诗篇。
...〔 ► 释文珦的诗(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