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
《感时》是宋代释文珦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厚地产桑谷,为民衣食资。
井田取什一,公私两俱宜。
今者异古昔,苛征常倍蓰。
倍蓰犹未厌,泛索仍无时。
官因字民设,胡为反害之。
尽以应上求,民病莫能支。
织者恒苦寒,耕者恒苦饥。
空村绝鸡犬,败屋多流离。
白叟与我言,其言乃如斯。
老夫为悲吟,闻者当致思。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着重描绘了宋代社会的农民困境以及社会的不公平。诗中首先提到了土地的重要性,土地是人们生活的基础,为民众提供了衣食之资。然后诗人谈到了井田制度,即按照十分之一的比例征收田赋,既满足了国家的需要,也照顾了农民的利益。
然而,诗人接着描述了当时社会的变迁。现在的情况与古时不同,征收的税赋越来越重,甚至超过了农民所能负担的能力。政府的征收措施不断加重,使得农民们倍感厌烦和困顿,甚至导致了农民的生活无法为继。
诗人继续描绘了农民的困境。织布的人长年累月地受苦寒之苦,耕种的人则常年饱受饥饿之苦。农村空荡荡,没有鸡犬的声音,许多房屋破败,人们四处流离失所。在这个情景中,诗人与一位老人交谈,老人对他说了一些令人深思的话。诗人因此而悲吟,希望能引起读者的思考。
这首诗词反映了当时农民的痛苦和社会的不公平现象。诗人通过直接的描写和对话的方式,表达了对社会现状的担忧和对农民遭遇的同情。同时,诗人也希望读者能够思考这些问题,关注农民的困境,反思社会制度的公平性。
释文珦简介
宋代·释文珦的简介

释文珦(一二一〇——?)(生年据本集卷一〇《看新历》“又看景定新颁历,百岁还惊五十过”推定),字叔向(影印《诗渊》册五页三七九八《宿山庵》署),自号潜山老叟,于潜(今浙江临安西南)人。早岁出家,遍游东南各地,游踪略见集中《闲中多暇追叙旧游成一百十韵》诗,有“题咏诗三百,经行路四千”之句,后以事下狱,久之得免,遂遁迹不出。终年八十馀。诗集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潜山集》十二卷。事见集中有关诗篇。
...〔 ► 释文珦的诗(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