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
诗词《风筝》的中文译文为:
何响与天通,
风筝高挂在天空中。
五彩的弦不需要触动手指,
如琴如瑟,却能听到风的声音。
风筝柱虚无势不可靠,
美丽的鸾歌却坠入空中。
夜晚,寒霜击打着古代的铜磬,
晴天中引来凤凰归来桐树。
幽咽的歌声倾诉着谁的怨恨,
清泠的琴音自隐居者而来。
秦姬试图收回宝匣中的东西,
抓挠了几次却没有成功。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风筝的画面。风筝高挂在天空中,五彩的线如琴如瑟,不需手指触动,却能随风发出声音。风筝柱虽然虚无,但风筝的歌声却飘扬于空中。在夜晚,寒霜击打着古代的铜磬,而在晴天中,凤凰归来,引得桐树鸣唱。诗中也流露了一些情感,传达了一种幽咽和清泠之感。最后一句描绘了秦姬试图收回宝匣中的东西,但尽管多次抓挠,却未能成功。整首诗以描写风筝的形象为主线,以风筝、琴和瑟的声音为表现手法,展现了作者对风筝的情感和思考。
鲍溶简介
唐代·鲍溶的简介

鲍溶,字德源,生卒年、籍贯不详,元和四年进士,是中唐时期的重要诗人。晚唐诗人、诗论家张为著《诗人主客图》,尊鲍溶为“博解宏拔主”.将他与“广大教化主”白居易、“高古奥逸主”孟云卿、“清奇雅正主”李益、“清奇僻苦主”盂郊、“瑰奇美丽主”武元衡并列。为“六主”之一。宋代欧阳修、曾巩等对他的诗歌也颇为欣赏。
...〔 ► 鲍溶的诗(1篇)〕猜你喜欢
-
不系父母且
出自 唐代 韩愈: 《符读书城南(符,愈之子·城南,愈别墅)》
- 佳人误拨龙香觅
-
阊阖曾排捧御炉
出自 唐代 司空图: 《力疾山下吴村看杏花十九首》
-
自言重不幸
出自 唐代 白居易: 《和微之诗二十三首·和李势女》
-
天寒捉膝政相宜
出自 宋代 王洋: 《季文作真率会遇大雪寒甚主人之居狭不容散步》
- 仁义自愁煎
- 弦歌有去思
-
苔磴千万重
出自 宋代 梅尧臣: 《次韵和吴季野游山寺登望文脊山》
- 横戈被重铠
-
为人作容姿
出自 宋代 苏轼: 《韩退之孟郊墓铭云以昌其诗举此问王定国当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