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名句 > 丘葵的名句 > 火裹麦将秋至

火裹麦将秋至

出自宋代丘葵的《观物

“火裹麦将秋至”出自宋代丘葵的《观物》,诗句共6个字,诗句拼音为:huǒ guǒ mài jiāng qiū zhì,诗句平仄:仄仄仄平平仄。

雪中梅带春来,火裹麦将秋至
一动一静互根,阴阳未堂相离。

鉴赏

《观物》是宋代丘葵的一首诗词。这首诗通过对雪中的梅花和火中的麦子的描写,表达了春天与秋天之间的联系和对阴阳关系的思考。

诗词的中文译文:

雪中的梅花轻盈地带来了春天,
火中的麦子温暖地预示着秋天。
一动一静相互关联,共同生长,
阴阳之间并未完全分离。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雪中的梅花和火中的麦子的描述,将春天和秋天作为两个截然不同的季节进行对比。梅花是春天的象征,它在寒冷的冬天中依然绽放,带来了春天的气息。麦子则预示着丰收的秋天,火裹着麦子象征着农民们收割成果的喜悦。

诗人通过描绘梅花和麦子的形象,表达了一种思考:尽管春天和秋天在季节上相隔很远,但它们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它们并不是完全独立存在的。诗人将这种联系比作一动一静,即梅花的盛开和麦子的成熟,它们相互关联、相互依存。

最后两句“阴阳未堂相离”,则进一步突出了诗人对阴阳关系的思考。阴阳是中国传统哲学中的重要概念,代表了宇宙万物的对立统一。诗人认为,春天和秋天虽然表面上看起来是对立的,但它们并未完全分离,而是互为补充、相互依存的。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示了自然界中春天和秋天的对比和联系,同时也寓意了阴阳哲学的思考。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诗人引发读者对于季节变迁和阴阳关系的思考,表达了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洞察。

丘葵简介

宋代·丘葵的简介

泉州同安人,字吉甫。早年有志朱子之学,亲炙于吕大圭、洪天锡之门。杜门励学,不求人知。宋亡,居海屿中,因自号钓矶翁。元世祖闻其名,遣御史奉币征聘,不出,赋诗见志。年八十余卒。有《易解义》、《书解义》、《诗解义》、《春秋解义》、《周礼补亡》及诗集。

...〔 ► 丘葵的诗(1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