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名句 > 陆文圭的名句 > 积雨能令朱夏寒

积雨能令朱夏寒

出自宋代陆文圭的《苦雨

“积雨能令朱夏寒”出自宋代陆文圭的《苦雨》,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jī yǔ néng lìng zhū xià hán,诗句平仄:平仄平仄平仄平。

积雨能令朱夏寒,少曾见日上三竿。
风吹沧海俄然立,水演银河透底乾。
谁产好心来拯溺,姑留老眼去观润。
蛙声只在墙根草,欲怪泥龙不久蟠。

鉴赏

《苦雨》是陆文圭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积雨能令朱夏寒,
少曾见日上三竿。
风吹沧海俄然立,
水演银河透底乾。
谁产好心来拯溺,
姑留老眼去观润。
蛙声只在墙根草,
欲怪泥龙不久蟠。

诗意:
《苦雨》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梅雨季节的景象。作者通过描写连绵不断的雨水所带来的寒意,以及日出时间的延迟,表达了自然界的变幻和人们对于阳光的渴望。诗中还出现了风吹沧海、水演银河等意象,展示了大自然的壮丽和神奇。

赏析: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梅雨季节的景象,通过对雨水、天气和自然界的变化进行描写,展示了作者细腻而独特的观察力。诗中的"积雨能令朱夏寒"一句,表达了雨水对夏季气温的影响,创造了一种寒冷的氛围。"少曾见日上三竿"则描述了雨水所带来的阴沉天气,使得太阳升起的时间被延迟。这些描写凸显了作者对于自然界变幻的敏感和对于阳光温暖的渴望。

诗的后半部分,通过蛙声、泥龙等形象的描绘,将诗的主题逐渐转向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谁产好心来拯溺"表达了对于拯救溺水之人的赞美和感激之情,而"姑留老眼去观润"则展示了作者对于雨水的欣赏和敬畏。最后一句"欲怪泥龙不久蟠"则以泥龙的形象暗示人们对于时光流转的思考和不安。

整首诗以简洁而精练的语言,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和人情的反映,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界的观察和对于人生哲理的思考。它展示了梅雨季节的凄凉和变幻,同时也蕴含着人与自然的关系和对于时间流转的思考。

陆文圭简介

宋代·陆文圭的简介

陆文圭(1252~1336),元代文学家。字子方,号墙东,江阴(今属江苏)人。博通经史百家,兼及天文、地理、律历、医药、算术之学。墙东先生是元代学者陆文圭的雅号,“墙东”并非是他居住澄东的意思。西汉末年,北海人王君公因为遭遇王莽篡权的乱世,当牛侩(买卖牛的中间人)以自隐。当时人们称他为“避世墙东王君公”。见《后汉书·逄萌传》。后来以“墙东避世”作为隐居于市井的典故,“墙东”指隐居之地。墙东先生指的是隐士陆文圭,对于这个雅号,他自己也欣然接受,将自己的作品集命名为《墙东类稿》。

...〔 ► 陆文圭的诗(1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