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调归忧时题壁鉴赏

《赴调归忧时题壁》是宋代陈淳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一株高大的树木,它生长在上林,拥有广阔的树冠,根深蒂固。然而,时光荏苒,岁月的流逝使得树木逐渐老去,衰颓不堪。守护者不再灌溉它,伐者开始砍伐,剥离它的树皮。因为树根不再稳固,枝叶失去了依托,树身上的病虫侵蚀也无法抵挡。诗人忧心忡忡,希望能有善于种植的园艺师来转变这种颓态,使这棵树重新焕发生机,恢复昔日的繁茂。他感慨万分,触动了深长的悲情。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棵老去的树木,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流转、岁月无情的感叹和忧虑之情。诗人以树木作为隐喻,表达了人生的无常和衰老的不可逆转。诗中的树木寓意着人的生命,它的老去和衰败象征着人的衰老和死亡。诗人借此表达了对光阴流逝的担忧和对生命短暂的思考。

这首诗词赋予了树木以人的情感,以及对生命变迁的深刻感悟。通过描绘树木的颓态,诗人唤起了人们对生命短暂和岁月无情的思考。诗中的情感真挚而深沉,表达了诗人对光阴易逝的感慨和对生命脆弱性的思考。整首诗以深沉的悲情营造出一种凄凉、苍凉的氛围,使读者在阅读时也能感受到其中的哀伤与忧愁。

这首诗词在表达情感的同时,也通过对树木的描写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树木作为大自然的一部分,承载着生命和时光的流转,代表着生命力和坚韧不拔的品质。诗人通过对树木的描绘,凸显了人与自然的紧密联系,并以此呼唤人们对自然的关爱和珍惜。

《赴调归忧时题壁》通过对树木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流转和生命短暂的忧虑之情,以及对自然的敬畏和关爱。这首诗词以深沉、凄凉的情感触动人心,展示了陈淳独特的艺术才华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陈淳简介

宋代·陈淳的简介

陈淳,1483年生,1544年逝世(另一种说法是1482—1539),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字道复,后以字行,更字复甫,号白阳,又号白阳山人。他的有些作品,所画质朴,可以看出受沈周画法的影响, 从他现存作品中即可见风格和用笔,既能放得开,又能收得住。在绘画史上,陈淳与徐渭并称为“白阳、青藤”, 陈淳的绘画当属文人隽雅一路的,即“白阳”一派画家。

...〔 ► 陈淳的诗(218篇)

猜你喜欢

淳熙三年发皇后册宝十三首

两汉佚名

卜月惟良,練辰斯藏。
臣工在庭,敛佩玱玱。
来汝疑丞,明命是将。

贫女吟二首

宋代褚伯秀

夜续晨炊贫自由,强教涂抹只堪羞。
闭门静看花开落,过却春风不识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