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太和寺同根红白梅鉴赏

《赋太和寺同根红白梅》是宋代艾性夫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冬日夜晚,在雪花的映衬下,红色和白色的梅花相互辉映的美景。

这首诗以雪影与晚霞交相辉映的景象作为开篇,给人一种宁静而美丽的感觉。胭脂灼灼傍铅华,形容梅花的红艳和洁白,更加突出了梅花的妖艳之美。

接着,诗人提到梅花并不孤单,孤山夜合连枝来,意味着梅花相互依偎、共同开放,增添了诗中的温馨与情感。一树春分二色花,表达了梅花的特殊之处,同一株梅树上既有红色的花朵,又有白色的花朵,犹如春天的分界线。

下文中,诗人运用了牛继马来几换骨、鹤乘鸾去忽通家的形象化语言,来形容梅花的独特性和美妙之处。牛继马来几换骨表达了梅花的变幻多样,宛如换了不同的身躯,而鹤乘鸾去则表达了梅花的高洁和超凡脱俗之美。

最后两句诗提到了诗人常常在老去时去题诗的地方,曾有红裾拂碧纱。这里可以理解为诗人曾经在这里留下过他的诗作,红裾拂碧纱则是诗人自己的形象,通过诗歌表达对梅花之美的赞美。

整首诗以雪中的红白梅花为主题,通过描绘梅花的姿态和色彩,表达了作者对梅花高洁、坚韧、温馨之美的赞美和敬仰。梅花象征着冬天的坚强和春天的希望,也寄托了作者对生命的理解和追求。这首诗词以其精湛的描写技巧和独特的意象,展现了宋代诗人对自然美和人生哲理的深刻感悟,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启示。

艾性夫简介

宋代·艾性夫的简介

艾性夫(《四库全书》据《江西通志》作艾性,并谓疑传刻脱一夫字)字天谓。江西东乡(今属江西抚州)人。元朝讲学家、诗人。与其叔艾可叔、艾可翁齐名,人称“临川三艾先生”。 生卒年均不详,约元世祖至元中前后在世。艾性夫诗,以影印文渊合《四库全书》本为底本,酌校《诗渊》所录诗。新辑集外诗编为第三卷。

...〔 ► 艾性夫的诗(333篇)

猜你喜欢

散策

宋代释绍嵩

杨柳斜牵一岸风,驿楼高倚外阳东。
无穷涧草纵横绿,入我香奁境界中。

胡东原香锦亭

宋代白玉蟾

东皇剖破勾芒腹,锦心绣肠香馥郁。
绛都风雨僝僽春,花魂无主自精神。
黄鹂初唤柳开眼,海棠枝上春烟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