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州春日鉴赏

诗词:《相州春日》

中文译文:
北方之地无繁花盛开,
空亭中弥漫着暮色阴郁。
狂风卷起厌恶野地的絮絮飞舞,
多嘴的春鸟引发愤怒。
土地干燥,山峦如枯朽,
池塘清冷,水面不甚深。
生活在箕颍的人们志向远大,
只有我身披华贵,心思独特。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文人宋庠所作,题为《相州春日》。诗中描绘了北方春日的景象,并抒发了诗人对春天的复杂情感。

诗中的北上无繁卉,空亭有暝阴,描述了北方地区春天的贫瘠和阴郁。相州是指今天的河北省相山区,这里的自然环境在春天并不像南方那样繁花似锦。空亭中弥漫的暮色阴郁,给人一种萧索凄凉的感觉。

接着,诗人通过描绘狂风憎恶野地的絮絮飞舞和多舌的春禽,表达了对春天的不满与愤怒。狂风卷起的絮絮飞舞象征着无序和荒凉,而多嘴的春禽可能指的是啁啾不休的鸟儿,给人带来嘈杂和喧闹的感觉。这种对春天的厌恶,可能是因为诗人生活在北方,春天的到来并没有给他带来丰富的景色和宁静的氛围。

诗中的地燥山如朽,池寒水不深,进一步强调了北方地区的干燥和贫瘠。土地干燥,山峦如枯朽,反映出北方的自然环境相对贫瘠,缺乏生机。池塘的水也很冷,水面不深,暗示着北方春天的清冷和浅薄。

最后两句“生平箕颍志,轩冕独何心”,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的追求和不同凡响的心境。箕颍指的是相州的地名,生平箕颍志表示诗人立志追求大志。而“轩冕独何心”则显现出诗人的独特心思和不同寻常的追求。轩冕是君王的帽冠,用来比喻富贵和尊贵,诗人以自己身披华贵的形象,突出了他与众不同的心境和追求。

整首诗以北方春天的贫瘠和阴郁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抒发情感,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复杂心情和对不同凡俗的追求。

宋庠简介

宋代·宋庠的简介

宋庠

宋庠(xiáng)(996年—1066年),初名郊,字伯庠,入仕后改名庠,更字公序。北宋文学家,工部尚书宋祁之兄。祖籍安州安陆,后迁居开封府雍丘县双塔乡。 天圣二年(1024年),宋庠状元及第,成为“连中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均第一)之人。官至兵部侍郎、同平章事,以司空、郑国公致仕。治平三年(1066年),宋庠去世,年七十一。追赠太尉兼侍中,谥号“元献”(一作元宪),英宗亲题其碑首为“忠规德范之碑”。宋庠与弟宋祁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多秾丽之作,著有《宋元宪集》、《国语补音》等。

...〔 ► 宋庠的诗(834篇)

猜你喜欢

题夏氏槐梦杆

元代杨维桢

何人觅得大槐国,国在人间人不识。
五马既赴南柯侯,千金更选东床客。
金鸡一声叫东方,蝴蝶飞来春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