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津晚景鉴赏
《孟津晚景》是宋代诗人宋庠的作品。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二月的春风引导夜晚的阴影,
巩县之烟笼罩在邙山上,令人怅然登临。
醯鸡的鸣叫从瓮外传来,天空无边无际,
偃鼠在河滨安详地喝水。
青山叠嶂连绵不绝,似螺蛳般耸立于北方,
红色城墙的一边,太阳正在西沈。
站在高处,暮色薄薄,没有人能看见,
只有一颗红如丹砂的魏阙心。
诗意:
《孟津晚景》描绘了一个晚春时分的景色,通过一系列意象和景物的描绘,诗人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情感和思考。诗中的春风、夕阴、烟雾、山水等元素都给人一种闲适、静谧的感觉。诗人在诗中展示了自然的壮丽和宏伟,以及自身的孤独和思索。
赏析:
《孟津晚景》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景色,通过对春风、夕阴、山水等元素的描绘,给人以宁静、空灵的感觉。诗中的巩县烟雾弥漫、蓝天辽阔、偃鼠饮水等细节,都展现了自然景色的壮美和恬静。同时,诗人以高处远眺的视角,表达了自己的孤独和思考。最后两句“凭高薄暮人谁见,一寸如丹魏阙心”,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以及对人生和世界的思索。
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描绘细腻的意象和独特的视角,展示了作者的情感和思考。这首诗以简约的语言和丰富的意境,使读者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壮美和诗人内心的深沉。同时,诗中也透露出对人生和世界的思考,给人以启迪和思索的空间。
宋庠简介
宋代·宋庠的简介

宋庠(xiáng)(996年—1066年),初名郊,字伯庠,入仕后改名庠,更字公序。北宋文学家,工部尚书宋祁之兄。祖籍安州安陆,后迁居开封府雍丘县双塔乡。 天圣二年(1024年),宋庠状元及第,成为“连中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均第一)之人。官至兵部侍郎、同平章事,以司空、郑国公致仕。治平三年(1066年),宋庠去世,年七十一。追赠太尉兼侍中,谥号“元献”(一作元宪),英宗亲题其碑首为“忠规德范之碑”。宋庠与弟宋祁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多秾丽之作,著有《宋元宪集》、《国语补音》等。
...〔 ► 宋庠的诗(834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