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无月鉴赏
《中秋无月》是宋代诗人李昴英的作品。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秋之夜已经过去,我独自度过了一个中秋佳节。满怀期待,今晚却没有月亮陪伴。药杵放在一旁,灵兔也变得懒散。镜匣掩上,素娥(仙女)心生忧愁。我不知道谁有法术可以搭梯取月,徒然浪费了当年修建斧斤的辛劳。每逢清明时节,天上总是有云遮挡明月的光辉。在举杯畅饮之前,不要怨恨那浮动的云彩。
这首诗以中秋之夜为背景,描绘了诗人孤独无月的心境。诗人孤独地度过了一个中秋节,但却没有月亮的陪伴。他把药杵和灵兔作为象征物,表达了自己的寂寥和无所事事的状态。镜匣掩上,素娥愁容满面,表现了诗人对月亮的渴望和思念。诗人感叹自己无法取得月亮,徒然浪费了年少时修建梯子的功夫。他认为每逢清明时节,总有云彩遮挡明月,使得人们无法尽情赏月。诗人告诫读者,在举杯畅饮之前,不要怨恨那飘浮的云彩,要以平常心对待。
这首诗情感深沉,通过描绘中秋无月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月亮的思念。诗人以自然景物和神话故事中的元素来象征自己的情感,使得诗意更加丰富和抽象。诗人的渴望和无奈在诗中得到了生动的表达,同时也表达了对世事无常的思考和对人生的领悟。整首诗意蕴含深远,给人以思考和共鸣的空间。
李昴英简介
宋代·李昴英的简介

李昴英(1200—1257),字俊明,号文溪。广东番禺人。南宋名臣。早年受业崔与之门下,主修《春秋》。南宋宝庆二年(1226),李昴英上京会试,成广东科举考试的第一位探花,后任福建汀州推官。端平三年(1236)后,曾任太学博士,直秘阁知赣州等职。淳祐元年(1241)被丞相杜范荐任为吏部郎官。淳祐二年(1242),任太宗正卿兼国史馆编修,后又升任为龙图阁待制,吏部侍郎,封以番禺开国男爵位。宝佑五年(1257),在广州病逝。著有《文溪集》、《文溪词》等多卷。
...〔 ► 李昴英的诗(172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