赐冠帔杨氏挽诗鉴赏

《赐冠帔杨氏挽诗》是宋代魏了翁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严霜六月降,
老干四时春。
事阅三朝旧,
年开九秩新。
母孙相与命,
辈行独斯人。
蹇我幽忧久,
伤心倍等伦。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一个家族中的长者,他在严寒的六月里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他回顾了自己经历的三个朝代,见证了岁月的更替,然而他自己已经迈入了九十九岁高龄的新阶段。他和母亲以及孙子共同承担了家族的使命,而他是辈中独一无二的人物。尽管他饱受困顿和忧伤,但他的心情仍然倍受痛苦的折磨。

赏析:
《赐冠帔杨氏挽诗》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生命和时光流转的思考。诗中的严霜六月降与老干四时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传达了作者对岁月变迁的感慨和对生命力的颂扬。同时,通过事阅三朝旧和年开九秩新的描绘,表达了长者对历史和时间的感知,以及对自己长寿的庆贺。

诗中提到的母孙相与命和辈行独斯人,突出了长者在家族中的特殊地位和责任。尽管作者蹇我幽忧久,伤心倍等伦,但他的忧伤中蕴含着对家族和人生的珍视,以及对家族传承的担忧。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长者内心的复杂情感,让读者感受到岁月流转中的人生沧桑和情感的深邃。

该诗词通过对时间、生命和家族的思考,抒发了作者对岁月流转和生命意义的感慨。它以简练的文字和深刻的意境,展示了诗人对生命中困顿、忧伤和坚守的领悟,使人们在阅读中产生共鸣,思考自己的人生价值和存在意义。

魏了翁简介

宋代·魏了翁的简介

魏了翁

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 ► 魏了翁的诗(1278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