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葫芦鉴赏
《银葫芦》是宋代诗人陈造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作者与山水相伴的美好时光,并借江行之景,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欣赏和对生活的满足。
诗中提到“漾舟银葫芦”,将船形容成了银葫芦,与江水上雪映衬,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作者还提到“素琼间苍玉,化工与雕镌”,用来描绘船的装饰,显示出其精美和精心制作的工艺。
诗中的“屏围无空缺,护此百顷天”表达了作者对船的保护之情,将船围起来,将船上的世界与外界隔绝开来,形成一个独立的空间。诗中还提到“图画别浓淡,粉墨生云烟”,以艺术的手法描绘出图画的墨色浓淡以及云雾的形成,给人以美的享受和艺术的感受。
最后几句中,作者表达了自己对这样的境界的向往,认为这样的环境应该是仙界的所在,而自己渴望长久地停留在这里。然而,作者对自己对这个地方的命名感到不够雅致,暗示了自己对自己的才情和表达能力的怀疑。
整首诗以山水为背景,描绘了一幅美丽而宁静的画面。通过对船和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生活的满足。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作者对艺术和美的追求,以及对自己才情的不满和怀疑。整首诗意境高远,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和艺术追求的向往。
陈造简介
宋代·陈造的简介

陈造(1133年~1203年)字唐卿,高邮(今属江苏)人。生于宋高宗绍兴三年,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进士,以词赋闻名艺苑,撰《芹宫讲古》,阐明经义,人称“淮南夫子”。范成大见其诗文谓“使遇欧、苏,盛名当不在少游下。”尤袤、罗点得其骚词、杂著,爱之手不释卷。郑兴裔荐其“问学闳深,艺文优赡”。调太平州繁昌尉,改平江府教授,寻知明州定海县,通判房州权知州事。房州秩满,为浙西路安抚司参议,改淮南西路安抚司参议。自以转辗州县幕僚,无补於世,置江湖乃宜,遂自号江湖长翁。宁宗嘉泰三年卒,年七十一。
...〔 ► 陈造的诗(2032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