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象之北轩书事鉴赏
《和象之北轩书事》是宋代韩维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北轩之地景物和作者自身的心境。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舍北多嘉树,重阴及四邻。
北轩旁边有许多茂盛的树木,茂密的树荫遮蔽了周围的四邻。
清风常满竹,好鸟不惊人。
这里的清风时常吹拂着竹林,优美的鸟儿也不为人所惊扰。
图史无它物,讴吟佚此身。
我心无所牵挂,除了对历史的追忆和吟咏,我只专注于自身的安逸。
应容千里客,一醉倒冠巾。
我愿意接纳千里之外的客人,与他们畅谈一醉,并不顾形象地倒下来。
这首诗词以北轩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展现了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北轩旁的树木茂盛,树荫遮蔽了四周,给人一种凉爽和舒适的感觉。清风吹拂竹林,没有惊扰到优美的鸟儿,这个场景更增添了一份宁静和安详之感。
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历史的思考和对吟咏的热爱,图史无他物,只专注于自身的心境。他愿意接纳远方的客人,与他们一同畅谈,无拘无束地享受美好的时光,即使在这种放松的状态下,也能感受到内心的宁静和喜悦。
整首诗词给人一种恬静、闲适的感觉,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内心情感的表达,传达了一种追求宁静和自由的心境。它让人感受到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美好状态,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和吟咏的热爱,以及对友情和宾客的欢迎与接纳。
韩维简介
宋代·韩维的简介

韩维(1017年~1098年),字持国,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韩亿子,与韩绛、韩缜等为兄弟。以父荫为官,父死后闭门不仕。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不久出通判泾州。为淮阳郡王府记室参军。英宗即位,召为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知通进银台司。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迁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因与王安石议论不合,出知襄州,改许州,历河阳,复知许州。哲宗即位,召为门下侍郎,一年馀出知邓州,改汝州,以太子少傅致仕。绍圣二年(1095年)定为元祐党人,再次贬谪。元符元年卒,年八十二。有集三十卷,因曾封南阳郡公,定名为《南阳集》(《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宋史》卷三一五有传。
...〔 ► 韩维的诗(829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