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象之同诸君步之东禅院鉴赏

《谒象之同诸君步之东禅院》是宋代诗人韩维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长时间离家后归来的情景,表达了他对故乡和亲友的思念之情。以下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二年憔悴走京尘,
匹马归来访四邻。
足滑旧谙城下径,
眼明重见里中人。
青蔬不没荒畦雪,
翠柏当留野殿春。
风物自如人事改,
夕阳哀泪落衣巾。

诗意:
这首诗以诗人归乡为背景,表达了他长时间离家后回到故乡的心情。诗人在外漂泊两年,憔悴不堪,骑着疲惫的马匹回到家乡,希望能够寻访久别的亲友。他踏上熟悉的城下小径,虽然路滑难行,但他的目光却清晰地重逢了故乡的人们。诗中描绘了冬天的田野上依稀可见的青蔬,翠柏依然苍翠,仿佛在野外的殿宇中迎接春天的到来。风景和人事都有所改变,只有夕阳下的诗人哀泣的泪水洒在他的衣巾上。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凝练的语言,展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诗人在外漂泊的岁月中,经历了痛苦和辛劳,他的归来充满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亲友的期盼。通过描绘诗人脚下的旧径、眼中的人物和周围的风物,诗人抒发了对故乡的深情厚意。即使时间流转,风景变迁,人事有所改变,诗人内心深处的感情却永恒不变。夕阳下的泪水,既是诗人对往事的怀念,也是对别离和辛酸的痛感。这首诗以简练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内心复杂的情感,让读者感受到了离乡背井的辛酸和归乡的喜悦。

韩维简介

宋代·韩维的简介

韩维

韩维(1017年~1098年),字持国,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韩亿子,与韩绛、韩缜等为兄弟。以父荫为官,父死后闭门不仕。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不久出通判泾州。为淮阳郡王府记室参军。英宗即位,召为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知通进银台司。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迁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因与王安石议论不合,出知襄州,改许州,历河阳,复知许州。哲宗即位,召为门下侍郎,一年馀出知邓州,改汝州,以太子少傅致仕。绍圣二年(1095年)定为元祐党人,再次贬谪。元符元年卒,年八十二。有集三十卷,因曾封南阳郡公,定名为《南阳集》(《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宋史》卷三一五有传。

...〔 ► 韩维的诗(829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