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戴处士游湖鉴赏

《同戴处士游湖》是宋代诗人韩维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绘了诗人同戴处士一同游湖的情景,通过自然景色和人物交流,表达了诗人对清新自然和心灵交流的向往。

诗词的中文译文:
京尘倦游久,爱此西城曲。
泉温草尚青,春近波先渌。
幽人幸相对,高论良自足。
蚩蚩北州民,安得同我欲。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游湖为背景,诗人京都的疲惫和厌倦已久,但他却喜欢这西城的曲径。诗人所爱的湖泉水温暖,周围的青草依然翠绿,春天即将到来,湖波先于春天的脚步起伏荡漾。在这样幽静的环境中,诗人与戴处士相遇,两人交流心灵,相互分享高尚的思想。他们的讨论使彼此感到满足,内心充实。而诗人把自己称为北方州县的平民百姓,希望能与戴处士一同追求理想、追寻真理。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物交流,表达了诗人对于清新自然和精神交流的向往。他对繁忙的城市生活感到厌倦,渴望远离尘嚣,寻找内心的宁静和满足。与戴处士的相遇使诗人找到了志同道合的伴侣,他们在湖畔共同探讨高尚的思想和人生哲学,彼此启迪与交流,使内心得到滋养和满足。诗人用朴素而自然的语言表达了对这份心灵交流的珍视和渴望,同时也表达了对于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自然景色和人物情感,通过对比和联想,表达了诗人对于真理追求和心灵交流的渴望。整首诗词情感真挚,意境清新,使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宁静和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的美好。

韩维简介

宋代·韩维的简介

韩维

韩维(1017年~1098年),字持国,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韩亿子,与韩绛、韩缜等为兄弟。以父荫为官,父死后闭门不仕。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不久出通判泾州。为淮阳郡王府记室参军。英宗即位,召为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知通进银台司。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迁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因与王安石议论不合,出知襄州,改许州,历河阳,复知许州。哲宗即位,召为门下侍郎,一年馀出知邓州,改汝州,以太子少傅致仕。绍圣二年(1095年)定为元祐党人,再次贬谪。元符元年卒,年八十二。有集三十卷,因曾封南阳郡公,定名为《南阳集》(《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宋史》卷三一五有传。

...〔 ► 韩维的诗(829篇)

猜你喜欢

武陵春

宋代曹勋

春到小园春草绿,烟雨湿云山。
池上梅花已半残。
无奈晚来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