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和乐道鉴赏
《再和乐道》是宋代诗人韩维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凤凰台和鸭子陂为景,描绘了芳林合的景色和绿水深的景象。诗人表示愿意不计较名利地将自己的清光输给贫瘠的曲沼,希望用幽静的音韵陪伴着鸣琴之声。他感叹自己的声音和影响力无法达到晋代诗人良宾的水平,但他相信自己的诗歌才华与当下的时代相契合。诗人以洗耳濯缨来形容自己愿意陶醉于诗歌之中,渴望再次高吟。
这首诗词以景物描写为主,通过凤凰台和鸭子陂的对比展示了丰富多样的自然景色。凤凰台下的芳林合象征着繁茂的花草树木,而鸭子陂中的绿水深则显示了清澈纯净的水域。这些丰富的景色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宁静。
诗人表达了自己追求纯粹艺术的态度。他愿意将自己的清光输给贫瘠的曲沼,不计较自己的得失,表达了对纯粹艺术的追求和对名利的超脱。他希望以幽静的音韵伴随着鸣琴之声,体现出他对音乐和诗歌的热爱,并希望通过诗歌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和思想。
诗人对自己的才华和影响力持有谦虚的态度。他自称余波,表示自己的声音和影响力无法与晋代诗人良宾相比。然而,他相信自己的诗歌才华与当下的时代相契合,表达了对自己创作的自信和对时代的认同。
最后,诗人以洗耳濯缨来形容自己愿意陶醉于诗歌之中,表达了对纯粹艺术的追求和对心灵净化的渴望。他希望能够沉浸在诗歌的世界中,再次高吟,展现出他对诗歌创作的热情和追求。
这首诗通过对景物描写和自身情感的抒发,表达了诗人对纯粹艺术的追求和对音乐、诗歌的热爱。同时,诗人以谦逊和自信的态度,揭示了他对自己才华的认识和对时代的认同。整体上,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对艺术的追求,展示了宋代诗人的诗歌风貌。
韩维简介
宋代·韩维的简介

韩维(1017年~1098年),字持国,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韩亿子,与韩绛、韩缜等为兄弟。以父荫为官,父死后闭门不仕。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不久出通判泾州。为淮阳郡王府记室参军。英宗即位,召为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知通进银台司。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迁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因与王安石议论不合,出知襄州,改许州,历河阳,复知许州。哲宗即位,召为门下侍郎,一年馀出知邓州,改汝州,以太子少傅致仕。绍圣二年(1095年)定为元祐党人,再次贬谪。元符元年卒,年八十二。有集三十卷,因曾封南阳郡公,定名为《南阳集》(《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宋史》卷三一五有传。
...〔 ► 韩维的诗(829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