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州荔枝楼小憩鉴赏

《忠州荔枝楼小憩》是宋代诗人汪元量的作品。这首诗所描绘的是一幅忠州的景象,通过诗人的笔触,展现了旅途劳顿后的一段宁静休憩。

诗中提到了扬鞭不暂闲,意味着诗人一直在奔波旅途,没有停歇的时候。这种辛劳的旅途被形容为"途叠叠是青山",将青山与旅途重叠,强调了其险峻和艰辛。

然而,诗人的目的地是忠州,当西风吹落时,他看到了忠州的美景。诗中提到的"锦绣窠中屋万间"形象地描绘了忠州的繁华和美丽,给人一种富丽堂皇的感觉。

整首诗通过对旅途的描绘和对忠州的赞美,传达了一种辛劳后的宁静与欣慰之情。诗人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了旅途的艰辛和忠州的壮丽景色,通过对比强化了诗中的情感和意境。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旅途的劳顿和对目的地美好的向往,以及旅途中短暂的休憩给他带来的宁静和满足。同时,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诗人也展现了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整首诗意境高远,情感真挚,给人以愉悦和感慨之感。

汪元量简介

宋代·汪元量的简介

汪元量(1241~1317年后)南宋末诗人、词人、宫廷琴师。字大有,号水云,亦自号水云子、楚狂、江南倦客,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琳第三子。度宗时以善琴供奉宫掖。恭宗德祐二年(1276)临安陷,随三宫入燕。尝谒文天祥于狱中。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1288)出家为道士,获南归,次年抵钱塘。后往来江西、湖北、四川等地,终老湖山。诗多纪国亡前后事,时人比之杜甫,有“诗史”之目,有《水云集》、《湖山类稿》。

...〔 ► 汪元量的诗(635篇)

猜你喜欢

偈颂三十首

宋代释印肃

时人须警觉,应道不痴颠。
若牛并急马,也只少他钱。
今生还不足,来生又吃鞭。

送裘父侄还乡二首

宋代曾协

尘外情怀得自由,便推琴鹤上归舟。
露寒月白关心夜,山瘦江清满意秋。
却背京城无眷恋,去寻古迹有迟留。

题汪水云诗卷十首

宋代胡斗南

魁笑先生尚可痴,湖山日日有新诗。
水光云影窗三尺,雨抹晴装画四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