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历代天师·第四代讳滋字元微鉴赏
《赞历代天师·第四代讳滋字元微》是宋代白玉蟾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我为您提供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鄱阳举起仙杖登上岩巅,
古老的丹炉锁住了傍晚的烟。
如今古代的双龙虎石,
仙人侍郎离去已是多少年。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山岩之巅的景象,以及与之相关的历史和传说。诗人白玉蟾以娴熟的笔触,将景物和历史融合在一起。
首先,诗人提到了鄱阳,这是一个地名,也可能代表一个地方。他举起仙杖,登上岩巅,展望着眼前的景色。岩巅上有一座古老的丹炉,这个丹炉锁住了傍晚的烟雾,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沉淀。
接下来,诗人提到了双龙虎石。这些石头可能是岩巅上的雕像或标志物,代表着古代的文化和传说。龙和虎在中国文化中有着重要的象征意义,通常被视为权力、力量和威严的象征。
最后,诗人提到了仙人侍郎的离去。仙人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超凡存在,被认为具有神秘的力量和长寿的特征。而侍郎则是官员的一种称谓。这里的仙人侍郎可能指的是一位具有仙人境界的官员,他已经离去,不再存在于现实中,诗人表达了时间的推移和历史的更迭。
整首诗通过描绘景物、历史和神秘的元素,展现了作者对历史的敬畏和思考,同时也表达了对逝去时光和消逝事物的怀念之情。这首诗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将自然景物和人文历史相融合,给人以深思和遐想的空间。
白玉蟾简介
宋代·白玉蟾的简介

白玉蟾(1194 - ?),南宋时人,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内丹理论家。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字如晦,号琼琯,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自幼从陈楠学丹法,嘉定五年(1212)八月秋,再遇陈楠于罗浮山,得授金丹火候诀并五雷大法。
...〔 ► 白玉蟾的诗(1211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