蟠龙菴鉴赏

《蟠龙菴》是宋代诗人白玉蟾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述了五乳峰前的景色,以及在碧潭深处隐藏的一条蟠龙。诗中还描绘了半岩落寞时孔明的雨,以及寂静的夜晚中的风声。诗人通过描写变幻多样的竹子和挺拔的松树来比喻君子和大夫,以及高人的居所。最后,诗人抱怨了天下人民对旱虹的不满。

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五乳峰前第几峰,
碧潭深处有蟠龙。
半岩冷落孔明雨,
一枕萧骚少说风。
变化爪牙君子竹,
埋藏头角大夫松。
高人凄此结茆屋,
天下苍生怨旱虹。

诗词的意境描绘了五乳峰的景色,五乳峰是一座山峰,诗人并没有明确指出是第几座峰,给人以一种神秘感。在碧潭深处,隐藏着一条蟠龙,增添了幻化的色彩。半岩落寞时的孔明雨象征着寂静的夜晚,一枕之间,只有微弱的风声。诗人通过对竹子和松树的描述,以变化多样的竹子比喻君子的品质,而挺拔的松树则象征着大夫的才华,以及高人所居住的茅屋。最后一句表达了天下人民对旱虹的怨恨,旱虹可以理解为希望和梦想的象征。

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对不同事物的描绘,寄托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和感慨。蟠龙、竹子和松树等隐喻着不同社会阶层的人物和他们的境遇。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和对人们命运的思考。整首诗以景物描写为主线,情感色彩丰富,意境深远,给人以启迪和思考。

白玉蟾简介

宋代·白玉蟾的简介

白玉蟾

白玉蟾(1194 - ?),南宋时人,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内丹理论家。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字如晦,号琼琯,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自幼从陈楠学丹法,嘉定五年(1212)八月秋,再遇陈楠于罗浮山,得授金丹火候诀并五雷大法。

...〔 ► 白玉蟾的诗(1211篇)

猜你喜欢

送征雁

唐代钱起

秋空万里净,嘹唳独南征。
风急翻霜冷,云开见月惊。
塞长怯去翼,影灭有馀声。

念奴娇

宋代卢炳

晚天清楚,扫太虚纤翳,凉生江曲。
四愿青冥天地阔,惟有残霞孤鹜。
山气凝蓝,汀烟引素,竦竦浮群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