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青城山四咏·飞赴寺鉴赏
《续青城山四咏·飞赴寺》是宋代文同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平坦的林地上露水层层叠叠,孤寺独自矗立在山巅之上。众多仙人乘着飞行的驾车,常常来到这里。风劲使幡影摇曳不定,太阳落下,钟声响起。谁能被称为诗的豪杰,兴致高涨时吟唱成千上万的纸页。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青城山上一个孤零零的寺庙的景象,寺庙位于山巅,周围是平坦的林地。仙人们经常驾车飞来,这里是他们常去的地方。风劲时,寺庙的幡影随风飘动,太阳落下时,钟声响起。诗人自问,只有在心情高涨的时候才能成为真正的诗豪,吟唱出无数的诗纸。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青城山孤寺的描写,展示了山水环境与仙人文化相融合的美景。诗人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平坦的林地上层层叠叠的露水,以及独自矗立在山巅的孤寺。仙人们乘坐飞行的驾车,常常来到这里,展现了寺庙的神秘与吸引力。风劲时,幡影摇曳不定,以及太阳落下时钟声响起,给人一种静谧而庄严的感觉。诗末,诗人自问谁能成为真正的诗豪,表达了对诗歌创作的追求和对灵感的渴望。
整体上,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摹出山水与仙境的交融之美,展示了寺庙的神秘和仙人的飞行,以及诗人对诗歌创作和灵感的追求。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美的追求和对诗歌创作的热爱。
文同简介
宋代·文同的简介

文同(1018~1079年),字与可,号笑笑居士、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绵阳市盐亭县)人。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文同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文同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他与苏轼是表兄弟,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
...〔 ► 文同的诗(858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