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徒侍中杜正献公挽辞五首鉴赏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司徒侍中杜正献公挽辞五首
司徒杜正公,名字流传世间美好,职责熙熙代表了天命。他在朝中规范政务,台阁中展示了他的才华,风采之辉隐隐显现。当时大议事尊老,清明之时却丧失了杜正公这位贤者。虽然杜正公默默无言,但桃李芬芳之感一直传达,听者共同悲动。
诗词主要描述了宋代苏颂为了表达对杜正公之悼念而创作的五首挽辞。诗中通过描写杜正公作为司徒侍中的职责和才华,以及杜正公逝世后的哀伤和感伤之情,表达了苏颂对杜正公的崇敬和思念之情。
这首诗词语言简洁,抒情凄凉,表达了作者对杜正公的深深怀念之情。通过对杜正公的职责、才华和品德的赞美,诗中融入了对时代的思考和对品德高尚者缺失的痛惜之情。整首诗词意境明确,妙语悠扬,使人产生共鸣并感受到诗人的忧伤和对美好时代的期待。
这首诗词体现了宋代文人对贤者、圣贤的怀念和悼念之情,也表现了对时代的认识和对社会理想的追求。对于读者来说,这首诗词启发人们思考贤者的作用和价值,以及对于美好时代的向往与追求。
苏颂简介
宋代·苏颂的简介

(1020—1101)泉州同安人,徙居丹阳,字子容。苏绅子。仁宗庆历二年进士。知江宁。皇祐五年召试馆阁校勘,同知太常礼院。迁集贤校理,编定书籍。英宗即位,为度支判官。神宗立,擢知制诰,知审刑院,因奏李定拜官不合章法,落知制诰,出知婺州。元丰初,权知开封府,改沧州。奉旨编纂《鲁卫信录》。哲宗元祐初,除吏部尚书兼侍读,以邃于律历提举研制新浑仪。元祐七年拜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为相务使百官守法遵职,量能授任。后罢知扬州,徙河南。绍圣末致仕。有《苏魏公集》、《新仪象法要》、《本草图经》。
...〔 ► 苏颂的诗(627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