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仙歌(器之高谊,取前月青山洞仙歌华余重寿,走笔谢之)鉴赏

《洞仙歌(器之高谊,取前月青山洞仙歌华余重寿,走笔谢之)》是宋代刘辰翁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有客从余,不计余无酒。
袖有蟠桃为君寿。
叹此桃再熟,也须年后。
甚办得,转盼个偷桃手。
菊潭三十斛,月又月添,天赋先生日更久。
但黄杨长寸,闰年倒寸,似凭得到梧宫甚时候。
客又道奇特是阳生,后七日相看,醉春风柳。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一位客人来访刘辰翁,并且不介意刘辰翁没有酒款待。刘辰翁在袖子里藏了一颗蟠桃,希望为客人祝寿。他感叹这颗桃子再熟也需要年复一年的时间。他非常期待有人偷桃子,这样他就能分享给别人。他还提到了菊潭的景色,说月亮一月又一月地增添,天赋先生的生日也变得更加久远。黄杨树长得很慢,闰年才倒退一寸,似乎要花很长时间才能到达梧宫。客人又说他的生辰是在阳历的特殊日子,七天后再来相聚,一起畅饮春风下的柳树。

赏析:
这首诗词以幽默诙谐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情景。刘辰翁以自嘲的口吻描述了自己没有酒款待客人的尴尬,但却以蟠桃祝寿展示了自己的善意和友谊。他对桃子的描述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叹,也暗示了人生短暂,不能错过与朋友相聚的机会。他希望有人偷桃,希望能与他人分享快乐,这体现了他乐观开朗的性格。诗中的菊潭和黄杨树的描绘,以及客人的回答,增添了自然景色和人情味道,使整首诗词更具生动感和趣味性。

总体而言,这首《洞仙歌》通过对桃子、菊潭和黄杨树的描绘,以及与客人的对话,展现了刘辰翁乐观豁达、善于幽默和表达友情的一面。诗词通过轻松愉快的语言,传达了诗人对友谊和欢乐的向往,以及对时间流逝和生活变化的思考,给人一种欢乐和温暖的感觉。

刘辰翁简介

宋代·刘辰翁的简介

刘辰翁

刘辰翁(1233.2.4—1297.2.12),字会孟,别号须溪。庐陵灌溪(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梅塘乡小灌村)人。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 景定三年(1262)登进士第。他一生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活动,为后人留下了可贵的丰厚文化遗产,遗著由子刘将孙编为《须溪先生全集》,《宋史·艺文志》著录为一百卷,已佚。

...〔 ► 刘辰翁的诗(383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