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江感秋二首鉴赏
元和二年秋天,我年仅三十七岁。
长庆二年秋天,我五十一岁。
中间十四年,六年在流放罢黜。
穷通和荣憔悴,委运随外物。
遂师庐山远,重吊湘江屈服。
夜晚听竹枝愁,秋看艳堆淹没。
近来辞巴郡印,又拿鱼线试笔。
晚遇何足言,白发映朱绂。
销沉过去气概,换旧容质。
只有曲江秋季,风烟像过去。
疏远杂乱南岸草,萧飒飒西风树。
秋到没有多少时间,蝉声又无数。
莎平绿茸茸合,莲花落青房露。
今天临望时,往年感秋处。
池中的水依旧,城山上依旧。
独我鬓间毛,从前黑现在垂素。
荣耀的名声和强壮牙齿,相避如早晚。
时命才要来,年颜已经先去。
当春不欢乐,在老年人惊错。
故意咏怀诗,题在曲江路。
长庆二年秋天,我五十一岁。
中间十四年,六年在流放罢黜。
穷通和荣憔悴,委运随外物。
遂师庐山远,重吊湘江屈服。
夜晚听竹枝愁,秋看艳堆淹没。
近来辞巴郡印,又拿鱼线试笔。
晚遇何足言,白发映朱绂。
销沉过去气概,换旧容质。
只有曲江秋季,风烟像过去。
疏远杂乱南岸草,萧飒飒西风树。
秋到没有多少时间,蝉声又无数。
莎平绿茸茸合,莲花落青房露。
今天临望时,往年感秋处。
池中的水依旧,城山上依旧。
独我鬓间毛,从前黑现在垂素。
荣耀的名声和强壮牙齿,相避如早晚。
时命才要来,年颜已经先去。
当春不欢乐,在老年人惊错。
故意咏怀诗,题在曲江路。
白居易简介
唐代·白居易的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 白居易的诗(3139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