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得赞鉴赏

《拾得赞》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释智朋。这首诗的内容表现了一种思考和领悟的境界,同时也探讨了人生的意义和境遇。

诗中描述了一种无处不在的存在感。"来无地头,去有踪迹"这句诗表达了人生的始终不定和无常,人们来到这个世界上没有明确的起点,离开时却留下了痕迹。作者通过这种对时间和存在的思考,引发人们对生命的深度思考。

接下来的两句诗"笑不省是什么意,扫不尽几多狼藉",探讨了人们对于欢乐和困扰的认知。作者提问了笑声背后的真正含义,以及人们是否能够从纷繁复杂的困境中解脱出来。这种对内心的质疑和对人生的拷问,使得这首诗更加深入人心。

在最后两句诗中,作者表达了对于人生的无限渴望和追求。"苦海无边,行愿无边"这句诗描述了苦难和困境就像一片无边无际的海洋,而人们的愿望和行动却是无限的。"唤作普贤,即非普贤"这句诗则意味着普贤菩萨的名号被用来称呼自己,但作者并不认为自己是真正的普贤菩萨。这种自我否定的态度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和境遇的谦逊和虚心。

整首诗词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语言,探讨了人生的起伏和意义。作者以自省的态度,让读者思考生命的意义、人生的无常以及对内心真实的追求。这首诗词对于人们探索人生的道路和思考自我意义提供了深刻的启示。

释智朋简介

宋代·释智朋的简介

释智朋,四明(今浙江宁波)人,俗姓黄。居衡州华药寺,建康清凉寺。高宗绍兴七年(一一三七)住婺州天宁寺(《罗湖野录》卷四),后退居明州瑞岩。为青原下十三世,宝峰照禅师法嗣。事见《五灯会元》卷一四。

...〔 ► 释智朋的诗(228篇)

猜你喜欢

撷阳塘

宋代刘克庄

塘水年时似练湖,春来亦已化平芜。
农官久废存遗址,樵子公行作坦途。
苇折鹭藏身不得,萍乾鱼以沫相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