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赵子德修屋疏二首鉴赏
《题赵子德修屋疏二首》是宋代诗人陆文圭的作品。这首诗表达了对于财富与地位的思考,揭示了一种不同寻常的生活态度。
这首诗的中文译文如下:
第一首:
官宦子弟逞富贵,
争相修建巍峨宅。
谁能理解锦里风,
不愿居于高楼阁。
第二首:
巍峨屋宅彰富贵,
公子王孙争盖楼。
谁解锦里秋风意,
不愿居于高楼头。
这首诗以贵族子弟修建华丽宅邸的现象为背景,通过反问的方式,表达了一种不同于常人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态度。诗中作者质疑那些奢华的宅邸是否真正能够体验到锦里的秋风之美,表示自己宁愿居住在简朴的茅屋之中,以追求一种质朴、自由的生活方式。
这首诗的诗意在于批判了过度追求华丽富贵的人们,他们把财富和地位作为评判标准,但却忽视了生活的本质和纯粹的美。诗人通过对自然风光和简朴生活的讴歌,传达了一种追求内心自由与宁静的价值观。
这首诗的赏析在于它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和批判。诗人以简洁明快的语言,直接表达了自己对于追求虚名与物质的质疑,并提出了一种对自然、对纯真生活的向往。诗中的"锦里秋风"象征着自然的美好,而"三重屋"则代表了华丽富丽的宅邸。通过对比,诗人表达了对于内心自由和纯朴生活的追求,寄托了对于真正幸福和美的理解。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鲜明的对比和深刻的思考,引发人们对于生活意义的思考。它不仅是对于时代背景的批判,也是对于人生价值的反思,具有一定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陆文圭简介
宋代·陆文圭的简介
陆文圭(1252~1336),元代文学家。字子方,号墙东,江阴(今属江苏)人。博通经史百家,兼及天文、地理、律历、医药、算术之学。墙东先生是元代学者陆文圭的雅号,“墙东”并非是他居住澄东的意思。西汉末年,北海人王君公因为遭遇王莽篡权的乱世,当牛侩(买卖牛的中间人)以自隐。当时人们称他为“避世墙东王君公”。见《后汉书·逄萌传》。后来以“墙东避世”作为隐居于市井的典故,“墙东”指隐居之地。墙东先生指的是隐士陆文圭,对于这个雅号,他自己也欣然接受,将自己的作品集命名为《墙东类稿》。
...〔 ► 陆文圭的诗(615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