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庄多稼楼二首鉴赏

《丘庄多稼楼二首》是宋代陆文圭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丘庄多稼楼二首》中文译文:
万亩农田每年都有耕耘的身影,
难道过去有一次能让农人满足?
催租令像风火一样急促,
收入官仓后却变成了腐尘。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丘庄多稼楼为背景,描绘了农民在耕作中的辛勤和劳动的结果。作者首先提到了万亩农田,形容了农田的广袤和农民的辛勤耕作。然而,接下来的几句表达了农民们的不满和困苦。催租令的到来如同风火一样紧急,农民们在支付租金后,他们的劳动成果却被转移到官仓,最终变成了无用的腐尘。这种描述显露出农民在封建社会中的贫困和被剥削的命运。

整首诗通过对农田和农民命运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封建社会中农民困境的关注和思考。诗中所表达的农民的辛劳和被剥削的命运,与宋代社会中庄园经济的现象相契合。作者以犀利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揭示了封建社会中农民的困境。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和犀利的笔触,直接表达了作者对农民命运的关切和对封建制度的批判。它不仅展示了陆文圭的才华,也反映了当时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农民疾苦。

陆文圭简介

宋代·陆文圭的简介

陆文圭(1252~1336),元代文学家。字子方,号墙东,江阴(今属江苏)人。博通经史百家,兼及天文、地理、律历、医药、算术之学。墙东先生是元代学者陆文圭的雅号,“墙东”并非是他居住澄东的意思。西汉末年,北海人王君公因为遭遇王莽篡权的乱世,当牛侩(买卖牛的中间人)以自隐。当时人们称他为“避世墙东王君公”。见《后汉书·逄萌传》。后来以“墙东避世”作为隐居于市井的典故,“墙东”指隐居之地。墙东先生指的是隐士陆文圭,对于这个雅号,他自己也欣然接受,将自己的作品集命名为《墙东类稿》。

...〔 ► 陆文圭的诗(615篇)

猜你喜欢

题旧写真图

唐代白居易

我昔三十六,写貌在丹青。
我今四十六,衰悴卧江城。
岂比十年老,曾与众苦并。

九峰山行(二首)

明代晏铎

曲径沿流上下,苍苔白石磷磷。
落日惟闻啼鸟,空山更少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