鄃字概述
〔鄃〕字拼音是shū,部首是阝,总笔画是11画。
〔鄃〕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俞、阝”或“俞、"⻏"”,五行属金。
〔鄃〕字仓颉码是ONNL,五笔是WGEB,四角号码是87227,郑码是ODKY。
〔鄃〕字的UNICODE是U+9103,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7123,UTF-32:00009103,UTF-8:E9 84 83。
〔鄃〕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的三级字表中,序号7207。
〔鄃〕字异体字是㓱。
鄃的意思
鄃
shūㄕㄨ基本解释
◎中国汉代县名,故城在今山东省平原、夏津二县之间。
详细解释
名词
◎古县名 Shu county。西汉置,北齐废。故城在今山东省平原县西南,夏津县东北。
鄃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酉集下 部首:邑部
武英殿刻本: 第3051頁,第2字
同文書局本: 第1274頁,第24字
標點整理本: 第1261頁,第2字
音《唐韻》:式朱切;《集韻》、《韻會》:舂朱切,音舒──漢縣名。
《史記・河渠書》:田蚡爲丞相,其奉邑食鄃。〔註〕鄃縣,屬淸河郡。
音又,《玉篇》:庾娛切;《廣韻》:羊朱切,音兪──義同。
注解
〔鄃〕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酉集下,康熙部首是邑部。
〔鄃〕字拼音是shū,左右结构,可拆字为俞、⻏,五行属金。
〔鄃〕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shū] ⑴ 中国汉代县名,故城在今山东省平原、夏津二县之间。
鄃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卷别卷六下反切式朱切頁碼第209頁,第3字續丁孫
鄃
清河縣。从邑兪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卷别卷十二反切式于反頁碼第535頁,第7行,第1字述
清河縣。從邑俞聲。
鍇注臣鍇曰:「《史記》:欒布,清河俞人是也。」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卷别卷六下反切式朱切古音第四部頁碼第1158頁,第2字許惟賢第510頁,第3字
淸河縣。
段注《前志》淸河郡鄃。《後志》淸河國鄃。《史記・河渠書》曰:田蚡奉邑食鄃。又呂嬰,欒布皆封俞矦。俞卽鄃。今山東臨淸州夏津縣東北三十里有故鄃縣城。
从邑。兪聲。
段注式朱切。四部。
鄃字的相关索引
# | 书籍 | 索引 |
---|---|---|
1 | 汲古閣本 | 第412頁,第6字 |
2 | 陳昌治本 | 第529頁,第10字 |
3 | 黃侃手批 | 第409頁 |
4 | 說文校箋 | 第265頁,第13字 |
5 | 說文考正 | 第256頁,第10字 |
6 | 說文今釋 | 第918頁,第5字 |
7 | 說文約注 | 第1589頁,第1字 |
8 | 說文探原 | 第3421頁,第1字 |
9 | 說文集注 | 第1357頁,第1字 |
10 | 說文標整 | 第162頁,第28字 |
11 | 標注說文 | 第262頁,第12字 |
12 | 說文注箋 | 第2116頁,第1字 |
13 | 說文詁林 | 第6630頁【補遺】第16986頁 |
14 | 通訓定聲 | 第1430頁,第2字 |
15 | 說文義證 | 第557頁【崇文】第2225頁 |
16 | 說文句讀 | 第847頁 |
17 | 古字詁林 | 第六冊,第302頁,第1字 |
18 | 古字釋要 | 第637頁,第2字 |
鄃的字源字形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