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解释 |
心胆俱裂 |
吓破了心和胆。形容受到极大的惊吓。俱:都;裂:破开。 |
充栋汗牛 |
谓书籍堆得高及栋梁,多至牛马运得出汗。形容藏书或著述之富。语出唐柳宗元《陆文通先生墓表》:“其为书,处则充栋宇,出则汗牛马。” |
满目疮痍 |
比喻眼前看到的都是灾祸的景象。 |
三折股为良医 |
股:大腿。几次折断大腿,就能懂得医治断臂的方法。后比喻对某事阅历多,富有经验,自能造诣精深。 |
开山老祖 |
佛教语,指最初建立寺庙的人,即始祖。比喻学派的创始人。 |
连日带夜 |
见“连日继夜”。 |
道三不着两 |
道:说话;着:接触到。说话三句有两句说不到地方。形容说话不着边际。 |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
比喻只要还有生命,就有将来和希望。 |
扬眉抵掌 |
抵掌:双掌合在一起。扬起眉毛,双掌合在一起。非常喜悦、珍惜的神态。 |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
靠着朱砂的变红,靠着墨的变黑。比喻接近好人可以使人变好,接近坏人可以使人变坏。指客观环境对人有很大影响。 |
兴邦立国 |
邦:国家。建立和振兴国家。 |
顾头不顾尾 |
形容做事或考虑事不仔细周到。 |
知命之年 |
知道自己命运的年龄。指50岁。 |
金口玉音 |
旧时用以指天子之言。后泛指说话正确,不能改变。 |
气逾霄汉 |
正气昂扬,直冲云天。形容魄力、勇气非常大。霄汉,云霄和银河。 |
出舆入辇 |
谓动必乘车。 |
戮力壹心 |
见“戮力同心”。 |
变徵之声 |
徵:古代五音之一;变徵:指古代七声音阶中的第四音级。指悲凉的音乐。 |
后院起火 |
比喻内部闹矛盾,发生纠纷。 |
涸辙之鱼 |
涸:水涸,干涸;辙:车轮的痕迹。干涸的车沟里的小鱼。比喻在困境中急待援助的人。 |
见时知几 |
谓看到时运的推移而预知事情变化的先兆。 |
盲眼无珠 |
珠:眼珠。瞎了眼,没有眼珠子。比喻视而不见 |
终食之间 |
吃完一顿饭的时间。 |
三翮六翼 |
九鼎的别名。 |
眼皮底下 |
眼皮底下yǎnpídìxia[beunderone’snose]眼底下这孩子是在我眼皮底下长大的。 |
牂羝不辨 |
形容愚昧无知。牂,母羊;羝,公羊。 |
澡雪精神 |
此喻清除意念中的杂质,使神志,思想保持纯正。 |
柔刚弱强 |
意思是柔弱可以胜过刚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