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始作俑者始作俑者的意思
shǐzuòyǒngzhě

始作俑者



始作俑者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俑:古代殉葬用的木制或陶制的俑人。开始制作俑的人。比喻首先做某件坏事的人。

详细解释

俑:古代殉葬用的木制或陶制的俑人。开始制作俑的人。比喻首先做某件坏事的人。

北镇抚司狱廷杖立枷诸制,此秦法所未有,~,罪可胜道哉!◎清·张潮《虞初新志·姜贞毅先生传》

百科解释该成语出自《孟子·梁惠王》篇,“始作俑者,其无後乎”。根据现代汉语第6版词典解释“孔子反对用俑殉葬,他说,开始用俑殉葬的人,大概没有后嗣了吧!(见于《孟子·梁惠王上》后泛指恶劣风气的创始者)”

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梁惠王上》:“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例子北镇抚司狱廷杖立枷诸制,此秦法所未有,始作俑者,罪可胜道哉!(清 张潮《虞初新志 姜贞毅先生传》)


基础信息

拼音shǐ zuò yǒng zhě

注音ㄕˇ ㄗㄨㄛˋ ㄩㄥˇ ㄓㄜˇ

感情始作俑者是贬义词。

用法偏正式;作宾语;含贬义,比喻首先做坏事的人。

谜语

近义词罪魁祸首

英语be who first introduced the practice of burying wooden image with dead(initiator of evil)

俄语первый зачинщик

日语悪い気風(きふう)をひらいた者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始作俑者的意思解释、始作俑者是什么意思由古诗句网提供。

成语接龙(顺接)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男扮女装 男人打扮成女人。
丁公凿井 丁公:人名,春秋宋时丁某在自家凿一井,从而节省一个人力,说“吾穿井得一人”,别人以为他从井中挖出一人。比喻语言之辗转传误。
不关紧要 紧要:急切的,重要的。不重要,不会影响大局。
歪歪倒倒 不端正的样子,形容行动不稳的样子。
劳师袭远 发动军队袭击远方的敌人,多指冒险的军事活动。
惹火烧身 惹:招引。比喻自己招灾惹祸害自己。
娓娓可听 娓娓:说话连续不倦的样子。形容善于讲话,使人喜欢听。
守经达权 经:正道,原则;权:权宜,变通。形容坚持原则而能变通、不固执。
广开才路 指让有才干的人广泛得到任用。
接绍香烟 接:连接;绍:继承;香烟:祭品,指祭享。比喻生养子孙,繁衍不断。
众毁销骨 指众多的毁谤,可以销熔人的骨骼。比喻谗言多可以混淆是非。
耸动听闻 耸:通“悚”,惊动。夸大或捏造事实,使人听了感到惊异或震动。
云起雪飞 如云兴起,如雪飘飞。比喻乐曲悠扬,变化有致。
慢弛之阙 傲慢懒散的缺点。
股肱耳目 股:大腿;肱:手臂从肘到腕的部分;股肱:比喻辅佐帝王的大臣;耳目:亲信。比喻得力助手和亲信。
七生七死 见“七死七生”。
鱼龙曼延 亦作“鱼龙漫衍”。亦作“鱼龙曼衍”。①古代百戏杂耍名。由艺人执持制作的珍异动物模型表演,有幻化的情节。鱼龙即所谓猞猁之兽,曼延亦兽名。②喻虚假多变,玩弄权术。
攒三集五 见“攒三聚五”。
改玉改行 见“改步改玉”。
摇唇鼓舌 鼓舌:嚼舌头;指诡辨。摇动嘴唇;鼓动舌头。形容利用口才进行煽动或游说。
丰屋生灾 谓高大其屋,将引起灾祸。
束緼请火 比喻求助于人。
相夫教子 辅助丈夫,教养子女。
东家之女 用来形容绝色的美女。
莺朋燕友 成群结伴的黄莺和燕子。
高速公路 1.供汽车高速行驶的公路。一般能适应120公里以上的时速。禁止行人或非机动车在路上行驶。2.出入口完全控制,中央分隔双向行驶,除起讫点外,并与其他道路立体交叉,是专供汽车行驶的公路。
衣披群生 同'普度众生'。
车过腹痛 原指经过朋友的坟墓如不祭奠,走过去肚子就会痛起来。用来表示对亡友的悼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