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邯郸梦邯郸梦的意思
hándānmèng

邯郸梦



邯郸梦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邯郸:古赵国都城。比喻虚幻不能实现的梦想。

详细解释

唐沉既济《枕中记》载:卢生在邯郸客店中遇道士吕翁,用其所授瓷枕,睡梦中历数十年富贵荣华。及醒,店主炊黄粱未熟。后因以“邯郸梦”喻虚幻之事。

宋王安石《中年》诗:“中年许国邯郸梦,晚岁还家壙埌游。”明王錂《春芜记·宴赏》:“看盈盈鬢星,须早把邯郸梦醒。”郭沫若《残春及其他·月蚀》:“本是穷途人,不应该妄想去做邯郸梦。”

百科解释《邯郸梦记》为四梦中最后一梦,写于1601年,是年汤显祖52岁。①它借助《枕中记》黄梁一梦的故事,再现明代官场,对超脱生死困扰的途径再次做了一番探讨,是一部于思想性、艺术性、哲理性为一体的剧作,价值不容忽视。明代吕天成在《曲品》中说:”《邯郸梦》,穷士得意,兴尽可仙。先生提醒普天下措大,功德不浅。即梦中苦乐之至,犹令观者神遥,莫能自主。”清代黄周星《制曲枝语》云:”曲至元人,尚矣。若近代传奇,余惟取汤临川’四梦’;而’四梦’之中,《邯郸》第一,《南柯》次之,《牡丹亭》又次之;若(紫钗》,不过与《昙花》、《玉合》相伯仲,要非临川得意之笔也。唐沈既济《枕中记》里说,卢生在邯郸旅店住宿,卢生入睡后做了一场享尽一生荣华富贵的好梦。醒来的时候小米饭还没有熟,因有所悟。后世说的“黄粱梦”或“邯郸梦”,都从此而出。之后一再被人续写改编,唐代有《南柯记》,宋代有《南柯太守》,元朝马致远作《邯郸道省悟黄粱梦》,明朝汤显祖改编《邯郸记》,清代蒲松龄作《续黄粱》。

出处宋·王安石《中年》诗:“中年许国邯郸梦,晚岁还家圹埌游。”


基础信息

拼音hán dān mèng

注音ㄏㄢˊ ㄉㄢ ㄇㄥˋ

繁体邯鄲夢

感情邯郸梦是贬义词。

用法作主语、宾语、定语;指不能实现的梦想。

近义词黄粱一梦、黄粱梦

英语the dream of Handan on the pillow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邯郸梦的意思解释、邯郸梦是什么意思由古诗句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响答影随 如应声和答、形影相随。比喻两者紧密相连。
喔咿儒睨 儒睨:强笑的样子。形容老着脸皮,强作欢颜。
首尾相应 应:接应。原指作战时各部密切配合;互相接应。
口头禅 原指和尚常说的禅语或佛号。现指经常挂在口头上而无实际意义的词句。
稀里马虎 不认真,马马虎虎。
拽耙扶犁 从事农业活动,以种田为业。
察察为明 察察:分析明辨;明:精明。形容专在细枝末节上显示精明。
轻薄无行 谓轻佻浮薄,品行不好。
一鼻孔出气 同一个鼻孔出气。比喻立场、观点、主张完全一致。
荒淫无道 荒淫:淫乱无度,贪恋酒色。无道:不讲或不行道义。多指君主生活糜烂,重用奸佞,残害忠良,奴役百姓。
拿贼见赃 捉贼要查到赃物做凭证。
扶摇而上 扶摇:迅猛盘旋而上的旋风。形容上升很快或指仕途得志。
格于成例 为传统的惯例所限制。表示不能达到目的。
鼻头出火 形容意气风发;情绪激昂。
敌王所忾 谓把天子所痛恨的人作为自己的敌人而加以讨伐。
眉头一纵,计上心来 形容一下子想出了一个计策。
梦想神交 交:相遇。梦中也在想念,心神相交会。形容非常想念。
施仁布泽 施:给予;布:布施;泽:恩泽。给人以仁德和恩惠。
八百孤寒 八百:形容多;孤寒:指贫困的读书人。许多生活贫困的读书人。
争长相雄 争相为长为雄。
沾风惹草 比喻卖弄风流,挑逗、勾引异性。
粝食粗餐 粝:粗米;餐:饭食。指食物粗糙。
金相玉振 同“金相玉质”。
杂然相许 杂然:纷纷地;许:赞同。纷纷地表示赞成。
腼顔事仇 不知羞耻地为仇敌做事。
物众地大 意思是指物产丰富,土地广大。
万贯赀财 谓许多钱随身携带着。形容极其富有。参见:[[腰缠万贯]]
饱谙经史 经:经学,经书,儒家经典著作;史:史学,史书;百子:诸子百家之学。旧指各个方面的很需要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