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抱佛脚抱佛脚的意思
bàojiǎo

抱佛脚



抱佛脚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比喻平时没联系,临时慌忙恳求,后比喻平时没准备,临时慌忙应付。

详细解释

唐孟郊《读经》诗:“垂老抱佛脚,教妻读黄经。”谓年老方信佛,求佛保佑。后因称事前无准备而临事慌忙应付为抱佛脚。

宋刘攽《中山诗话》:“王丞相喜谐謔,一日,论沙门道,因曰:‘投老欲依僧。’客遽对曰:‘急则抱佛脚。’王曰:‘投老欲依僧,是古诗一句。’客曰:‘急则抱佛脚,是俗谚全语。上去投,下去脚,岂不的对也。’王大笑。”明张谊《宦游纪闻》:“﹝人有犯罪应诛者﹞恐急,奔往某寺中抱佛脚……故俗谚云:‘閒时不烧香,急来抱佛脚。’”清李渔《怜香伴·贿荐》:“[浄]如今遇着个作孽的宗师,忽然要来岁考……[末丑]周相公原来在此抱佛脚。”

百科解释宋朝时期,王安石与客人闲谈,偶然谈到佛经,他感慨地说:“投老欲依僧”,表示想与和尚去做伴。旁人加上一句“急来抱佛脚”。王安石不悦,那人说古诗对谚语,如改成对联则成为“老欲依僧,急来抱佛”,头脚相对。

出处唐·孟郊《读经》:“垂老抱佛脚,教妻读《黄经》。”

例子钱钟书《围城》:“只可惜这些事实虽然有趣,演讲时用不着它们,该另抱佛脚。”


基础信息

拼音bào fó jiǎo

注音ㄅㄠˋ ㄈㄛˊ ㄐ一ㄠˇ

繁体抱佛腳

感情抱佛脚是贬义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宾语;指慌忙应付。

近义词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

反义词防患未然

英语clasp Buddha's feet-profess devotion only when in trouble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抱佛脚的意思解释、抱佛脚是什么意思由古诗句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虚文浮礼 没有意义的,表面应酬的礼数。
背义负恩 指背弃道义,辜负别人对自己的恩德。
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 比喻愤怒到极点就会胆大得什么事都干得出来。也泛指恼怒到极点。
十二道金牌 金牌:宋代传递赦书及军事上最紧急的命令用的金牌。比喻紧急的命令。
病骨支离 支离:残缺不全,引伸为憔悴、衰残瘦弱的样子。形容病中体瘦骨露,衰弱无力。
漠然置之 漠然:冷淡的样子;置:放;搁置。毫不关心地把事情搁到一边;形容对人或事态度冷淡;不关心;不理不睬。
黑漆皮灯笼 ①涂以黑漆的灯笼。形容社会腐败黑暗。②形容懵然无知。
执迷不反 见“执迷不返”。
虎体原斑 虎体:像老虎勇猛的身体;斑:杂色花纹或斑点。比喻朝廷大官。
延颈就缚 延:伸;就:接受;缚:捆绑。伸出脖子来让人捉住。指毫不抵抗,乖乖地让人捉住。
救亡图存 拯救祖国的危亡;谋求民族的生存。
阴霾密布 阴霾:空气中浮沉多而浑浊。比喻形势险恶或将要发生重大事件的郁闷气氛。
磨砺以须 磨快刀;等待着。比喻作好准备等待时机。
罪加一等 指对罪犯加重处罚。
溘然长往 溘:忽然。指人突然死亡,常作悼念死者用词。
能伸能屈 见“能屈能伸”。
舍策追羊 放下手中书本去寻找丢失的羊。比喻发生错误以后,设法补救。语本《庄子 骈拇》:“臧与榖二人相与牧羊,而俱亡其羊。问臧奚事?则挟筴读书;问榖奚事?则博塞以游。”陆德明释文:“筴,字又作策,初革反。李云:竹简也。古以写书,长二尺四寸。”
慕古薄今 慕:羡慕,仰慕;薄:轻薄。指厚古薄今。
权重秩卑 权力大官品低。
怒眉睁目 瞪大眼睛,咬紧牙关。形容愤恨之极
虚左相待 虚:空着;左:古代以左为尊;待:等待。空着尊位恭候别人。
眉扬目展 展:伸张。形容神采飞扬,精神振奋。
略施小计 略:稍微,粗略。稍微运用小小计谋。
魂慑色沮 形容惊恐万状。
砸姜磨蒜 方言。比喻说东道西,拖延时间。
一卒之令 死罪只有一条,后来称之为“一卒之令”。
良苗怀新 苗壮的禾苗正孕育着谷穗。形容生机盎然。
将奋足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