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断魂销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目断:竭尽目力所见。指竭尽目力也看不见,因而内心十分悲痛。形容因离别而十分伤心。亦作“目断魂消”。
出处唐·元稹《同州刺史谢上表》:“臣自离京国,目断魂销,每至五更朝谒之时,臣实制泪不得。”
基础信息
拼音mù duàn hún xiāo
注音ㄇㄨˋ ㄉㄨㄢˋ ㄏㄨㄣˊ ㄒ一ㄠ
繁体目斷魂銷
感情目断魂销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近义词目断魂消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口服心服(意思解释)
- 生死无贰(意思解释)
- 污泥浊水(意思解释)
- 百依百从(意思解释)
- 计无由出(意思解释)
- 触石决木(意思解释)
- 改头换尾(意思解释)
- 圈牢养物(意思解释)
- 难于启齿(意思解释)
- 亲操井臼(意思解释)
- 孤雁出群(意思解释)
- 一心挂两头(意思解释)
- 洞见其奸(意思解释)
- 偷媚取容(意思解释)
- 玉石难分(意思解释)
- 睹物兴悲(意思解释)
- 艳美绝俗(意思解释)
- 修齐治平(意思解释)
- 塞耳盗钟(意思解释)
- 益寿延年(意思解释)
- 大放悲声(意思解释)
- 终虚所望(意思解释)
- 深图远虑(意思解释)
- 五彩纷呈(意思解释)
- 竭诚待下(意思解释)
- 感逝山阳(意思解释)
- 惯一不着(意思解释)
- 石心铁肠(意思解释)
※ 目断魂销的意思解释、目断魂销是什么意思由古诗句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词不达意 | 达:表达。语言或文辞不能确切地表达想要表达的意思。也作“文不逮意”、“辞不达意”。 |
苦口良药 | 好药往往味苦难吃。比喻衷心的劝告,尖锐的批评,听起来觉得不舒服,但对改正缺点错误很有好处。 |
独臂将军 | 指孤立无援的人。 |
开后门 | 比喻利用职权给予他人某些不应有的方便和利益。 |
昏镜重磨 | 昏镜:昏暗的铜镜。将昏暗的铜镜重新磨光。比喻重见光明。 |
撩云拨雨 | 指人调弄风情。 |
不省人事 | 省:知觉。指昏迷过去;失去知觉;陷入昏迷状态。有时也指不懂人情世理。 |
延颈举踵 | 踵:脚后跟。伸长勃子,踮起脚跟。形容盼望十分殷切。 |
衣宽带松 | 形容人消瘦。 |
豪干暴取 | 谓恃强夺取。 |
纡郁难释 | 纡郁:愁苦蕴结在胸中;释:消散。愁苦郁结,难以消释。 |
聱牙诘曲 | 聱牙:不顺口;诘曲:曲折。指文章读起来不顺口。 |
显祖扬名 | 谓使祖宗显耀,使名声传扬。 |
三星在户 | 表示新婚之喜。 |
百纵千随 | 什么都顺从。形容一切都顺从别人。 |
只重衣衫不重人 | 指人势力,看人只重衣着。 |
外巧内嫉 | 外貌乖巧,内心刻忌。犹言口蜜腹剑。 |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 切、磋、琢、磨是指把骨头、象牙、玉石、石头等加工成器物。比喻学习和研究问题时互相讨论,取长补短。 |
党恶佑奸 | 偏护奸恶。 |
深图远算 | 见“深谋远虑”。 |
不辨真伪 | 辨:分辨。伪:虚假。无法辨别真的和假的。 |
秋狝春苗 | 狝:杀;苗:为苗除害。秋天狩猎,春天为护苗而猎兽。比喻大规模扫荡敌军或盗匪。 |
迷恋骸骨 | 迷恋:过度爱好而难以舍弃;骸骨:尸骨。迷恋着尸骨。比喻舍不得丢弃陈旧腐朽的事物。 |
积羽成舟 | 羽毛虽然轻,积累多了,也可以把船压沉。比喻小患不及时清除,发展下去也会酿成大祸害。 |
二十四品 | 唐司空图着有《二十四诗品》一书,把我国诗歌风格归纳为雄浑﹑冲淡﹑纤秾﹑沉着﹑高古﹑典雅﹑洗练﹑劲健﹑绮丽﹑自然﹑含蓄﹑豪放﹑精神﹑缜密﹑疏野﹑清奇﹑委曲﹑实境﹑悲慨﹑形容﹑超诣﹑飘逸﹑旷达﹑流动二十四品。 |
投杼致惑 | 比喻一再传播的流言动摇了原有的信念,从而产生疑惑。 |
抠衣趋隅 | 提起衣襟走到角落坐下。 |
花影缤纷 | 花光月影,五彩缤纷,出自《红楼梦》第十八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