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景行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高山:比喻道德崇高;景行:大路,比喻行为正大光明。指值得效法的崇高德行。
详细解释
高山:比喻道德崇高;景行:大路,比喻行为正大光明。指值得效法的崇高德行。
若夫清风明月,必思玄度,~,独仰仲尼。◎宋·杨万里《与余丞相》
百科解释高山景行:高山:比喻道德崇高;景行:大路,比喻行为正大光明。指值得效仿的崇高德行。例子:虽德非君子,义无诗人,高山景行,私所仰慕。(三国·魏·曹丕《与钟大理书》)
出处《诗经 小雅 车舝》:“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例子虽德非君子,义无诗人,高山景行,私所仰慕。(三国 魏 曹丕《与钟大理书》)
基础信息
拼音gāo shān jǐng xíng
注音ㄍㄠ ㄕㄢ ㄐ一ㄥˇ ㄒ一ㄥˊ
感情高山景行是褒义词。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指崇高德行。
英语respect a worthy person as to look up to high mountains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拿手好戏(意思解释)
- 息事宁人(意思解释)
- 弹冠振衿(意思解释)
- 出奇不穷(意思解释)
- 含糊其辞(意思解释)
- 日上三竿(意思解释)
- 解民倒悬(意思解释)
- 抵死漫生(意思解释)
- 男尊女卑(意思解释)
- 石尤风(意思解释)
- 喷血自污(意思解释)
- 沛雨甘霖(意思解释)
- 撩虎须(意思解释)
- 习焉不觉(意思解释)
- 殷殷勤勤(意思解释)
- 急杵捣心(意思解释)
- 贩夫驺卒(意思解释)
- 壮夫不为(意思解释)
- 谭虎色变(意思解释)
- 知之非难,行之不易(意思解释)
- 习无不精(意思解释)
- 破衲疏羹(意思解释)
- 饔飧不济(意思解释)
- 烧桂煮玉(意思解释)
- 大马停电(意思解释)
- 谈空説有(意思解释)
- 蜣蜋转丸(意思解释)
- 生财之路(意思解释)
※ 高山景行的意思解释、高山景行是什么意思由古诗句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荷枪实弹 | 荷:扛;实:充实。指扛着枪;子弹推上枪膛。形容全副武装。 |
本来面目 | 本来:原来的;面目:面貌。原是佛教用语;指人的本性;后比喻人或事物原来的样子。 |
志在四方 | 志:志向;四方:各处天下。形容有远大的志向和理想。 |
平平安安 | 没有事故,没有危险。 |
仆仆亟拜 | 一再作揖行礼。语出《孟子·万章下》:“子思以为鼎肉使己仆仆尔亟拜也,非养君子之道也。” |
案牍之劳 | 案牍:公文。办理公文事物的劳累。 |
通工易事 | 见“通功易事”。 |
浮云朝露 | 漂浮的云彩,清晨的露水。比喻时光易逝,人生短促。 |
慢慢吞吞 | 缓慢的样子,动作非常慢,指做事没有效率。 |
泱泱大风 | 泱泱:宏大的样子。指气魄宏大的大国风度。 |
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 只能用心去揣摩体会,没法用话具体地表达出来。指道理奥妙,难以说明。有时也指情况微妙,不便说明。 |
好吃懒做 | 好:喜欢;贪图;懒:怠惰。指贪于吃喝;懒于做事。 |
气骄志满 | 见“气充志骄”。 |
顿足椎胸 | 同“顿足搥胸”。 |
比权量力 | 比:比较;量:估量。比较衡量两方面的权力和力量。 |
气决泉达 | 如气之逸出,泉水之流泻。比喻事情进行非常顺利。 |
和蔼近人 | 和蔼:和善。态度温和,容易接近。 |
匡正纲纪 | 指纠正法度。 |
怀铅提椠 | 怀:怀藏;铅:铅粉;提:手里拿着;椠:古代书写用的木片。常带书写工具,以备写作的需要。。 |
积非习贯 | 指错误长久沿袭,已成习惯。贯,通“惯”。 |
有目共赏 | 赏:称赞。谁看见了都称赞。 |
一献三售 | 见“一献三酬”。 |
威风祥麟 | 麒麟和凤凰,古代传说是吉祥的禽兽,只有在太平盛世才能见到。后比喻非常难得的人才。 |
村箫社鼓 | 指民间鼓乐。 |
招事惹非 | 见“招是惹非”。 |
诡变多端 | 诡变:狡诈多变;端:项目,点。形容坏主意很多。 |
烟波浩淼 | 亦作“烟波浩渺”。形容烟雾笼罩的江湖河海,水面极其辽阔。 |
剖析入微 | 剖析:分解辨析。形容分析事理深入细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