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八调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统指唐代教坊俗乐的曲调。宫、商、角、羽四声各七调。
详细解释
统指唐代教坊俗乐的曲调。宫、商、角、羽四声各七调。
《新唐书·礼乐志十二》:“凡所谓俗乐者,二十有八调:正宫、高宫、中吕宫、道调宫、南吕宫、仙吕宫、黄钟宫为七宫;越调、大食调、高大食调、双调、小食调、歇指调、林钟商为七商;大食角、高大食角、双角、小食角、歇指角、林钟角、越角为七角;中吕调、正平调、高平调、仙吕调、黄钟羽、般涉调、高般涉调为七羽。”清昭槤《啸亭杂录·秦腔》:“故琵琶乐器为今乐之祖,盖其四弦能统摄二十八调也。”
隋唐以来宫廷燕乐及民间俗乐所用的宫调。宫、商、角、羽四声各有七调,故称为「二十八调」。
基础信息
拼音èr shí bā diào
注音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意思解释)
- 十八般兵器(意思解释)
- 窃玉偷香(意思解释)
- 白发千丈(意思解释)
- 炰鳖脍鲤(意思解释)
- 孜孜不辍(意思解释)
- 冰消瓦解(意思解释)
- 皈依佛法(意思解释)
- 雉头狐腋(意思解释)
- 推贤乐善(意思解释)
- 高阳酒徒(意思解释)
- 扶东倒西(意思解释)
- 借风使船(意思解释)
- 千人诺诺,不如一士谔谔(意思解释)
- 鹗心鹂舌(意思解释)
- 挨打受气(意思解释)
- 别有人间(意思解释)
- 蝉衫麟带(意思解释)
- 正言直谏(意思解释)
- 局地钥天(意思解释)
- 巾帼丈夫(意思解释)
- 涓滴微利(意思解释)
- 自弃自暴(意思解释)
- 楚歌四起(意思解释)
- 耀祖光宗(意思解释)
- 循声附会(意思解释)
- 偷天妙手(意思解释)
- 明珠出老蚌(意思解释)
※ 二十八调的意思解释、二十八调是什么意思由古诗句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一寸丹心 | 丹心:赤心;忠心。一片赤诚的心。 |
归邪返正 | 返:回归。指改正错误,返回正确道路。 |
满载而归 | 满:满满地;载:装载;归:返回。东西装得满满地回来;形容收获极丰富。也作“捆载而归”或“满车而归”。 |
公是公非 | 公认的是非。 |
把饭叫饥 | 比喻多此一举。 |
调丝品竹 | 吹弹乐器。 |
良工巧匠 | 良工:手艺精良的工人;巧匠:技艺精巧的匠人。指技艺高超的工匠。 |
风波平地 | 风波:比喻事变。平地上起风浪。比喻突然发生意料不到的纠纷或事故。 |
火光烛天 | 火光把天都照亮了。形容火势极大(多指火灾)。 |
体国安民 | 体:划分;国:国家。治理国家,安定民众。 |
拣精择肥 | 拣:挑选。精:瘦肉。肥:肥肉。比喻过分挑剔。 |
言和意顺 | 言语和顺,情意相谐。 |
风轻日暖 | 轻:轻柔。微风轻拂,阳光温暖。 |
贻笑后人 | 贻:留下;后人:后世的人。因为荒唐,而让后人耻笑,给后代留下话柄。 |
褎如充耳 | 褎:常带笑容。面带笑容,塞耳不闻。 |
布衣粝食 | 见“布衣蔬食”。 |
狂饮暴食 | 狂:纵情任性。大吃大喝 |
风僝雨僽 | 僝、僽:指憔悴、烦恼。形容人历尽苦难,非常烦恼和憔悴。 |
风栉雨沐 | 栉:梳子、篦子等梳头发的用具;沐:沐浴、洗。风梳头,雨洗发,形容奔波劳碌,风雨不停。 |
急如风火 | 急得像疾风烈火一样。形容十分急迫。 |
高洁傲岸 | 多用于形容处于某种不良环境中的个体所表现出的高尚节操,一身傲骨,绝不向困难低头,向恶势力妥协,也绝不轻易屈服。 |
莺啼鸟啭 | 莺啼婉转,燕语呢喃。形容春光明媚。比喻女子悦耳的语声。 |
易若转圈 | 比喻轻而易举且顺畅无阻。 |
随陆无武,绛灌无文 | 人才的片面性,能文者不能武,能武者不能文。 |
身居言路 | 杜绝:断绝,阻塞;言路:进言之路。堵塞和断绝一切进言之路,指不纳谏言。 |
拿着鸡毛当令箭 | 把有权势的人随便说的话当作不可违抗的命令来支使人或压制人。 |
家传之学 | 非言语、笔墨所能表达的奥妙。也指不向外传的奥秘。 |
辞旨甚切 | 亦作'辞指'。文辞或话语所表达出的含义﹑感情色彩和风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