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石同焚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焚:烧。美玉和石头一样烧坏。比喻好坏不分,同归于尽。
详细解释
修订本参考资料:不论贤愚、善恶、好坏,同时受害,尽皆毁灭。见玉石俱焚条。梁书˙卷一˙武帝本纪上:时运艰难,宗社危殆,崑岗已燎,玉石同焚。
出处《梁书·武帝纪》:“时运艰难,宗社危殆,昆同已燎,玉石同焚。”
基础信息
拼音yù shí tóng fén
注音ㄩˋ ㄕˊ ㄊㄨㄥˊ ㄈㄣˊ
感情玉石同焚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宾语;指同归于尽。
近义词玉石俱焚、玉石俱摧、玉石俱烬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凤协鸾和(意思解释)
- 骈四俪六(意思解释)
- 争红斗紫(意思解释)
- 鱼质龙文(意思解释)
- 高举远去(意思解释)
- 俊杰廉悍(意思解释)
- 银钩虿尾(意思解释)
- 披毛索黡(意思解释)
- 跌脚捶胸(意思解释)
- 栩栩欲活(意思解释)
- 气凌霄汉(意思解释)
- 华衮之赠(意思解释)
- 野性难驯(意思解释)
- 乐不可极(意思解释)
- 观瞻所系(意思解释)
- 东讨西征(意思解释)
- 纲目不疏(意思解释)
- 须髯若神(意思解释)
- 移山竭海(意思解释)
- 涓滴微利(意思解释)
- 分文不少(意思解释)
- 负老携幼(意思解释)
- 潜身远祸(意思解释)
- 拾人唾涕(意思解释)
- 行色悤悤(意思解释)
- 淮阴平楚(意思解释)
- 蚁鼻之缺(意思解释)
- 匡床蒻席(意思解释)
※ 玉石同焚的意思解释、玉石同焚是什么意思由古诗句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草偃风从 | 见“风行草偃”。 |
瘦骨零丁 | 形容人瘦弱孤单的样子。 |
一望无际 | 一眼看不到边(际:边)。形容极其辽阔。 |
因人而异 | 因人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
动不失时 | 时:时宜,时机。行动不失时机。指不做不切合时宜的事。 |
好梦难成 | 在睡眠时,要想做个好梦也是不轻而易举的。比喻美好的幻想难以变成现实。 |
情之所钟 | 钟:汇聚,专注。指痴情所向,十分专注。 |
忍痛割爱 | 割爱:放弃心爱的东西。指不是出自本意忍痛地放弃心爱的东西。 |
寻欢作乐 | 寻求欢快;设法取乐。形容追求享乐。 |
熊罴之旅 | 熊罴:猛兽;旅:泛指军队。形容勇猛善战的军队 |
听其言观其行 | 听一个人说什么,又看他做什么。 |
摇头不算点头算 | 明确表态 |
有嘴无心 | 犹言有口无心。 |
名山胜水 | 见“名山胜川”。 |
属人耳目 | 属:集中在一点。指引人注意。 |
法出多门 | 指各部门都自立禁令,法制繁苛,政令不一,使民不知所从。 |
弃信忘义 | 弃:丢弃;信:信用;义:道义。违背诺言,不讲道义。 |
虚室生白 | 虚:使空虚;室:指心;白:指道。心无任何杂念,就会悟出“道”来,生出智慧。也常用以形容清澈明朗的境界。 |
言芳行洁 | 谓言行高洁。 |
覆餗之衅 | 覆:翻;餗:鼎里的食物。鼎足坏了,食物倒出。指因不胜其力而坏事。 |
分宵达曙 | 犹通宵达旦。 |
投刃皆虚 | 《庄子·养生主》谓庖丁解牛,三年后所见皆非全牛,只见其骨节皆空虚,“彼节者有闲,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闲,恢恢然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后因以“投刃皆虚”比喻处理事务得心应手。 |
钻坚仰高 | 坚:疑难。仰:抬头看。指越钻研越深,越抬头看越高。形容努力深钻细研,力求达到高水平。亦作“钻坚研微”。 |
用武之地 | 形容地形险要;利于作战的地方。比喻可以施展自己才能的地方或机会。 |
楼护唇舌 | 称人机智善辩。 |
三周说法 | 佛教谓法说周、譬喻周、因缘周。 |
一鳞只爪 | 大海中的一片鱼鳞。比喻非常渺小。 |
一生愧辱 | 终生都感到惭愧和耻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