掩耳盗钟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亦作“掩耳盗锺”。捂住耳朵偷钟。比喻自己欺骗自己。语出《吕氏春秋·自知》:“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锺者,欲负而走。则锺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锺怳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揜其耳。”
详细解释
捂住耳朵偷钟。比喻自己欺骗自己。
出处语出《吕氏春秋·自知》:“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锺者,欲负而走。则锺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锺怳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揜其耳。”
例子明·杨慎《希夷易图》:“《后天图》见于邵伯温之序。朱子因其出希夷而讳之,殆掩耳盗钟也。”
基础信息
拼音yǎn ěr dào zhōng
注音一ㄢˇ ㄦˇ ㄉㄠˋ ㄓㄨㄥ
繁体掩耳盗鐘
感情掩耳盗钟是贬义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指自欺欺人。
近义词掩耳盗铃
俄语закрывáть глазá на неизбежное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饭囊酒瓮(意思解释)
- 过甚其词(意思解释)
- 水光接天(意思解释)
- 为人说项(意思解释)
- 拱揖指麾(意思解释)
- 位卑言高(意思解释)
- 循循诱人(意思解释)
- 雨沾云惹(意思解释)
- 云龙鱼水(意思解释)
- 助天为虐(意思解释)
- 人心涣散(意思解释)
- 先苦后甜(意思解释)
- 一脚不移(意思解释)
- 尽心尽力(意思解释)
- 披霜冒露(意思解释)
- 文房四侯(意思解释)
- 威福由己(意思解释)
- 三写易字(意思解释)
- 严陈以待(意思解释)
- 曲尽其态(意思解释)
- 发蒙启蔽(意思解释)
- 浊质凡姿(意思解释)
- 秋实春华(意思解释)
- 漏尽更阑(意思解释)
- 淹淹沉沉(意思解释)
- 积极分子(意思解释)
- 彰徨不定(意思解释)
- 位望通显(意思解释)
※ 掩耳盗钟的意思解释、掩耳盗钟是什么意思由古诗句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扬威曜武 | 炫耀武力,显示威风。 |
矜名妒能 | 矜:夸耀;妒:嫉妒。夸耀自己的名声而嫉妒贤能。 |
搭搭撒撒 | 眼皮下垂。引申为没精打采的样子。 |
立身处世 | 立身:在社会上立脚;处世:在社会上与人相处交往。在社会上自立;与世人交往相处。指做人的言行和交际等活动。 |
道无拾遗 | 同“道不拾遗”。 |
识才尊贤 | 能识别并尊重有才能的人。 |
坐而论道 | 论道:谈论道理、学说、主张。坐着谈论各种事理。形容脱离实际;空谈理论。 |
六月飞霜 | 旧时比喻有冤狱。 |
铁证如山 | 形容证据确凿,象山一样不能动摇。 |
搔头摸耳 | 抓抓头皮,摸摸耳朵。形容一时无法可想的焦急神态。 |
胡猜乱想 | 没有根据地随意猜想。 |
瞰亡往拜 | 瞰:窥看;亡:外出。看到对方不在家时前去拜访。形容本来不想拜见,却又要走一趟拜访的过场。 |
消愁破闷 | 消除忧愁,破除郁闷。 |
明火持杖 | 同“明火执仗”。 |
巧作名目 | 巧立名目。 |
河汉无极 | 河汉:银河;极:尽头,边际。银河广阔,无边无际。比喻言论荒诞不经,难以置信。亦比喻恩泽广大,使人难以报答。 |
跼高蹐厚 | 本指蜷曲不敢伸展。后常指小心谨慎,惶惧不安。同“局高天,蹐厚地”。 |
笨嘴拙腮 | 口才不行,不会说话 |
策名就列 | 书名于策,就位朝班。意指做官。 |
忠驱义感 | 谓为忠心所驱使,为正义所感召。 |
拍手拍脚 | 形容人极其喜悦,兴奋时的动作。 |
危辞耸听 | 故意说吓人的话使人听了吃惊、害怕。 |
揎拳拢袖 | 捏紧拳头,卷起袖口。形容准备动武的样子。 |
箇中人家 | 妓院代称。 |
踅手踅脚 | 蹑手蹑脚;轻手轻脚。 |
蛮龙舌血 | 中药没药的别名。 |
棺材楦子 | 楦子即制鞋所用的楦头。死尸放于棺中,如楦头放于鞋中。故谓死尸为棺材楦子。常用为詈词,骂人快要死了。 |
虽死无悔 | 即使死了也不后悔。表示一个人内心对自己选择和信念的坚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