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口无行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有虚言而无德行。
详细解释
有虚言而无德行。
光说不做,言行不一致。
《后汉书.卷六四.史弼传》:「窃闻勃海王悝,……内荒酒乐,出入无常,所与群居,皆有口无行,或家之弃子,或朝之斥经,必有羊胜、伍被之变。」
出处《后汉书·史弼传》:“窃闻勃海王悝……外聚剽轻不逞之徒,内荒酒乐,出入无常,所与群居,皆有口无行,或家之弃子,或朝之斥臣。”
例子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史弼传》:“内荒酒乐,出入无常,所与群君,皆有口无行。或家之弃子,或朝之斥经,必有羊胜、伍被之变。”
基础信息
拼音yǒu kǒu wú xíng
注音一ㄡˇ ㄎㄡˇ ㄨˊ ㄒ一ㄥˊ
繁体有口無行
感情有口无行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近义词言行不一
反义词言行一致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葬玉埋香(意思解释)
- 余钱剩米(意思解释)
- 野调无腔(意思解释)
- 退有后言(意思解释)
- 无巧不成话(意思解释)
- 造次颠沛(意思解释)
- 激昂青云(意思解释)
- 平复如故(意思解释)
- 花晨月夕(意思解释)
- 进退亡据(意思解释)
- 八仙过海(意思解释)
-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意思解释)
- 凶相毕露(意思解释)
- 官样文书(意思解释)
- 不名一钱(意思解释)
- 国事蜩螗(意思解释)
- 星罗云布(意思解释)
- 辅弼之勋(意思解释)
- 龙姿凤采(意思解释)
- 幽壑潜蛟(意思解释)
- 周回陶钧(意思解释)
- 三从兄弟(意思解释)
- 輷鞫殷殷(意思解释)
- 跌跌绊绊(意思解释)
- 心闲体正(意思解释)
- 心奓体泰(意思解释)
- 买卖公平(意思解释)
- 尽室以行(意思解释)
※ 有口无行的意思解释、有口无行是什么意思由古诗句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处安思危 | 处:居于;思:想,考虑。处在平安的环境里,也要想到有出现危险的可能。 |
担惊受怕 | 惊:惊恐。担受惊恐、害怕。 |
不愤不启 | 愤:心里想弄明白而还不明白。启:启发。指不到学生们想弄明白而还没有弄明白时,不去启发他。这是孔子的教学方法。 |
桑中之约 | 桑中:桑林之间。指男女幽会的的密约。 |
言行相悖 | 说话和行动不一致,互相矛盾。 |
万里无云 | 湛湛蓝天,没有一丝云彩。形容天气晴朗。 |
高人一筹 | 高人:比一般人高;筹:筹码。比一般人高出一个筹码。指胜过别人。 |
浪迹萍踪 | 形容踪迹漂泊不定,就象流水和浮萍一样。 |
自出新意 | 出自自己心意。指与众不同的个人见解、旨趣。 |
回天乏术 | 回天:比喻力量大,能移转极难挽回的时势;乏术:缺少方法。比喻局势或病情严重,已无法挽救。 |
绝人事 | 不与亲朋交往。 |
男儿有泪不轻弹 | 弹:用手弹洒。指男子汉不轻易落泪。 |
鸦没鹊静 | 同“鸦默雀静”。 |
夙兴夜处 | 见“夙兴夜寐”。 |
片甲不留 | 甲:铠甲;古代用皮革或金属制成的用来防身护体的战衣。连一片铠甲也没留下。形容全军被消灭。 |
誓天断发 | 断发向天起誓。 |
扬幡招魂 | 挂幡招回死者的灵魂(迷信)。比喻想使已经被清除的的坏人再恢复活动。 |
引绳棋布 | 形容纵横整齐。 |
升山采珠 | 到山上去采珍珠。比喻办事的方向、方法错误,一定达不到目的。 |
表里相符 | 表里:指内外;符:符合。指表里如一 |
少成若性 | 指自幼形成的习惯就好象天性一样。 |
卓荦强识 | 卓荦:超绝,特出;识:通“志”,记住。指聪明颖慧,记忆力很强。 |
三迁之教 | 汉 刘向《列女传》载:孟母带着年幼的孟子,起初住在公墓附近,孟子就模仿哭丧;后迁居集市,又跟着学商人自吹自夸;孟母迁居学堂附近,孟子从此学习礼节,要求上学。后人用“孟母三迁”、“三迁之教”比喻选择居住合适的环境以利于教育子女。 |
别无它法 | 没有任何别的办法。 |
窜入云霄 | 耸入云霄sǒngrù-yúnxiāo高高地矗立,伸入天空耸入云霄的高山 |
堂头和尚 | 意思是僧寺住持。 |
小巧别致 | 体积小而手工精细,式样新奇。 |
面壁而已 | 面向墙壁呆坐罢了,比喻无所事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