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同归于尽同归于尽的意思
tóngguījìn

同归于尽



同归于尽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一同走向死亡或共同毁灭。归:走向;尽:灭亡。

详细解释

尽:完。一起死亡或一同毁灭。

只图自己安逸,那管世事艰难,弄到后来,不是~吗?◎清·姬文《市声》第十四回

百科解释同归于尽,汉语成语,指一起死亡或一同毁灭。出自战国·郑·列御寇《列子·王瑞》。

出处战国 郑 列御寇《列子 王瑞》:“天地终乎?与我偕终”卢重玄解:“大小虽殊,同归于尽耳。”

例子只图自己安逸,那管世事艰难,弄到后来,不是同归于尽吗?(清 姬文《市声》第十四回)


基础信息

拼音tóng guī yú jìn

注音ㄊㄨㄥˊ ㄍㄨㄟ ㄩˊ ㄐ一ㄣˋ

繁体同歸于儘

正音“尽”,不能读作“jīn”。

感情同归于尽是褒义词。

用法补充式;作谓语、宾语;含褒义。

辨形“尽”,不能写作“劲”。

辨析同归于尽与“玉石俱焚”区别在于:①同归于尽只是强调两者同时死亡或毁灭;没有贵贱、好坏之分;而“玉石俱焚”是强调好的和坏的;或贵重的与贫贱的一样死亡或毁坏。②同归于尽既可用于人;也可用于物;“玉石俱焚”一般用于物。

歇后语稻草人救火;原子弹打飞机

谜语原子弹打飞机

近义词玉石俱焚

反义词贪生怕死

英语perish together

俄语погибнуть вместе(найти общий конец)

日语もろともに滅(ほろ)びる

德语gemeinsam zugrunde gehen(zusammen untergehen)

法语périr tous ensemble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同归于尽的意思解释、同归于尽是什么意思由古诗句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意兴索然 索然:全无,空尽。兴致全无。形容一点兴致也没有。亦作“兴致索然”。
亡魂失魄 魂、魄:旧指人身中离开形体能存在的精神为魂,依附形体而显现的精神为魄。形容惊慌忧虑、心神不定、行动失常的样子。
胡说乱道 乱编瞎说,胡说八道。
毕其功于一役 把应该分成几步做的事一次做完。
华发苍颜 颜:容颜。头发花白,面容苍老。形容老年人的相貌。
黜奢崇俭 革除奢华,崇尚俭仆。
文房四宝 俗指笔、墨、纸、砚。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道:道义;寡:少。站在正义方面,会得到多数人的支持帮助;违背正义,必陷于孤立。
罗织罪名 指捏造罪名,陷害无辜的人。
老蚕作茧 老蚕吐丝作茧,把自己包在里面。比喻自己束缚自己。
登山涉水 爬山过水。比喻历尽艰难。
低心下意 谓小心谨慎、专注不移。
不得其死 得:取得,获得。指人不得善终。
重山峻岭 连绵起伏的高山。
语妙绝伦 谓言语精妙,无与伦比。
骥子龙文 骥子:千里马;龙文:骏马名,旧时多指神童。原为佳子弟的代称。后多比喻英才。
龙肝凤脑 比喻极难得的珍贵食品。
才过屈宋 屈、宋:战国楚文学家屈原和宋玉。比喻文才极高。唐·杜甫《醉时歌》“先生有道出羲黄,先生有才过屈宋。”宋·林正大《括酹江月》词:“道出羲黄,才过屈宋,空有名垂古。”
茫然费解 茫然:渺茫,模糊不清。认识不清,不能理解。
并世无两 犹举世无双。
痛之入骨 伤痛入骨髓。形容伤心到了极点。
鞫为茂草 谓杂草塞道。形容衰败荒芜的景象。
箝口侧目 箝口:闭口不说话;侧目:怒目而视。闭嘴怒目而视。形容敢怒不敢言
残汤剩水 指残剩下来的汤水与食物。
癞骨顽皮 身患顽癣﹐皮骨丧失知觉。比喻顽劣之徒。
蛮龙舌血 中药没药的别名。
鄂尔多斯 蒙古部落名,亦作地名。
浮云惊龙 同“[[过眼云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