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矜其勇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矜:自以为贤能。自以为勇敢过人。
详细解释
明·周承邦《兵家要领·戒骄篇》
“骄则自高其功,自神其智,自矜其勇。”
出处明·周承邦《兵家要领·戒骄篇》:“骄则自高其功,自神其智,自矜其勇。”
基础信息
拼音zì jīn qí yǒng
注音ㄗˋ ㄐ一ㄣ ㄑ一ˊ ㄩㄥˇ
感情自矜其勇是贬义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处事。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进寸退尺(意思解释)
- 文理不通(意思解释)
- 丧尽天良(意思解释)
- 独善吾身(意思解释)
-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意思解释)
- 一问三不知(意思解释)
- 狗口里吐不出象牙(意思解释)
- 层出叠见(意思解释)
- 法不容情(意思解释)
- 左宜右有(意思解释)
- 乡风慕义(意思解释)
- 丛雀渊鱼(意思解释)
- 功薄蝉翼(意思解释)
- 富贵逼人(意思解释)
- 追风逐日(意思解释)
- 平心定气(意思解释)
- 楚楚动人(意思解释)
- 噤口卷舌(意思解释)
- 局地扣天(意思解释)
- 白话八股(意思解释)
- 被甲据鞍(意思解释)
- 重规沓矩(意思解释)
- 千辛百苦(意思解释)
- 省吃细用(意思解释)
- 投刃皆虚(意思解释)
- 硕果累累(意思解释)
- 尽如所期(意思解释)
- 风尘之志(意思解释)
※ 自矜其勇的意思解释、自矜其勇是什么意思由古诗句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胸有成竹 | 原指画竹子在动笔之前脑子里先有竹子的完整形象。现比喻做事情动手之前心里已有主意;有打算或有把握。成:完全的。 |
一草一木 | 一棵草;一棵树。比喻细小或平常的东西。 |
枯木死灰 | 死灰:燃烧后余下的冷灰。身如枯木,心如死灰。比喻极其消极悲观。 |
记问之学 | 只是记诵书本,以资谈助或应答问难的学问。指对学问未融会贯通,不成体系。 |
舞文弄墨 | 舞:弄;墨:文笔。形容玩弄文字技巧。 |
面面圆到 | 见“面面俱到”。 |
哼哼唧唧 | 形容说话装模作样,拿腔拿调。也形容生病时的呻吟声。 |
拨乱返正 | 拨:治理;乱:乱世;返:回复;正:正常。整顿混乱局面,恢复正常秩序。 |
风驰电击 | 形容迅速出击。 |
冠上履下 | 比喻上下分明,尊卑有别。 |
寸步不让 | 连寸步也不让给别人。形容丝毫不肯让步、妥协。 |
文君司马 | 后指相爱的情人或夫妻。 |
斫雕为朴 | 见“斫雕为朴”。 |
造极登峰 | 登峰造极。喻达到极点。 |
别籍异财 | 指另立门户,各蓄家产。 |
设彀藏阄 | 彀:张满弓弩,引申为圈套。指设置圈套、暗藏机关来捉弄人。 |
同类相求 | 谓物之同类者互相聚合。 |
石缄金匮 | 同“石室金匮”。 |
逾次超秩 | 犹言越过次序。 |
纵理入口 | 纵理:嘴两角的横纹。迷信说法,认为嘴两角的横纹进入口里,是饿死的相貌。 |
揎拳捋袖 | 揎:卷起袖子;捋:拉起。伸出拳头,拉起袖子。形容怒气冲冲准备动武的样子。 |
威重令行 | 权势大,有令必行。 |
朋坐族诛 | 坐:坐罪。有朋友关系的人也被判罪,整个家族被杀掉。比喻株连治罪,残暴统治。 |
见势不妙 | 看到形势不好。指情况对自己不利。 |
崆峒山叟 | 即崆峒子。 |
一日一夜 | 一昼夜。 |
懿言嘉行 | 有教育意义的好言语和好行为。 |
不赀之损 | 意思是不可估量的损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