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鞭笞天下鞭笞天下的意思
biānchītiānxià

鞭笞天下



鞭笞天下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鞭笞:鞭打;天下:指全国。驱使全国人们。

详细解释

鞭策驱使天下百姓。

《汉书.卷四三.陆贾传》:「汉王起巴蜀,鞭笞天下,劫诸侯,遂诛项羽。」

鞭笞天下[biānchītiānxià]

    鞭策驱使天下百姓。《汉书.卷四三.陆贾传》:「汉王起巴蜀,鞭笞天下,劫诸侯,遂诛项羽。」汉.贾谊〈过秦论〉:「执棰拊以鞭笞天下,威振四海。」

    出处汉·贾谊《过秦论》:“执棰附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

    例子东汉·班固《汉书·陆贾传》:“汉王起巴蜀,鞭笞天下,劫诸侯,遂诛项羽,五年之内,海内平定。”


    基础信息

    拼音biān chī tiān xià

    注音ㄅ一ㄢ ㄔ ㄊ一ㄢ ㄒ一ㄚˋ

    感情鞭笞天下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执政。

    英语flog the world--drive and rule the world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鞭笞天下的意思解释、鞭笞天下是什么意思由古诗句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路途遥远才能知道马的力气大小,日子长了才能看出人心的好坏。
春风风人 和煦的春风吹拂着人们。比喻及时给人以良好的教育和帮助。
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鲍鱼:咸鱼;肆:店铺。如同进入咸鱼店,时间一长就闻不到它的腥臭味。比喻环境对人的熏染和影响。
礼先一饭 见“礼先壹饭”。
法外施仁 旧时指宽大处理罪犯。
古已有之 古代就已经有了。
空洞无物 空虚;没有什么内容。形容言谈、文章等极其空泛;没有什么内容。
治丝而棼 谓理丝不找头绪,就会越理越乱。比喻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正确,使问题更加复杂。语本《左传·隐公四年》:“臣闻以德和民,不闻以乱。以乱,犹治丝而棼之也。”
怀才不遇 怀:怀藏;才:才干;才能。很有才能但是没有碰到赏识和重用他的人;没有施展的机会。
水陆俱备 水陆:指水上和陆地上出产的山珍海味。各种山珍海味都有。形容菜肴丰盛。
人自为战 为战:作战。人人能独立地战斗。
百舍重茧 形容走远道的辛苦。
点手莋脚 形容说话时兼用手势示意。多形容说话放任不拘,或轻率地指点、批评。
能言舌辩 言:说,讲;辩:辩论。形容很会说话,善于辩论,口才好。
决一死战 拼死一战以决胜负。
磨杵成针 把铁棒磨成了针。比喻做任何艰难的工作,只要有毅力,下苦功,就能够克服困难,做出成绩。
鞭辟近里 鞭辟:鞭策,激励;里:最里层。形容作学问切实。也形容分析透彻,切中要害。
骤不及防 谓事情来得突然,使人不及防备。
兼人好胜 兼人:胜过人;好:喜爱;好胜:各方面都想胜过他人。处处都想胜过他人,好胜心强。
优胜劣败 优:优良;与“劣”相对。原指生物界演变进化过程中;优良的获得胜利向前发展;低劣的终于失败而被淘汰。后用以说明人类社会的竞争现象。有时指“弱肉强食”。
掳袖揎拳 掳:挽;揎:拳打。把袖子往上一推,露出胳膊,握着拳头。形容准备动手。
漫不加意 犹漫不经心。
拱手加额 拱手:双手合抱致敬;加额:以手加额表祝贺。形容致敬庆贺。
抚孤恤寡 恤:救济。指养育孤儿,救助寡妇。
龙楼凤池 指禁省,皇宫。
知而不争 明知是非而不据理力争。多指不坚持原则。
觳觫伏罪 觳觫:恐惧得发抖的样子。指惶恐认罪。
深恶痛絶 极端痛恨、厌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