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上之音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濮上:古地名。靡靡之音。
详细解释
濮上:春秋时卫地,青年男女常歌舞幽会于其地。用以指靡靡之音。
西汉·司马迁《史记·乐书》:“故闻此声必于濮水之上,先闻此声者国削。”
相传春秋时,卫灵公到晋国访问,途中夜宿于濮水之上,半夜听到琴声,就命令乐师师涓记下。到晋国,见晋平公,就使师涓弹奏,师旷听到,手按琴弦说:「此亡国之音,为纣王乐师师延所作,当武王伐纣时,师延向东逃逸,至濮水,自投江水而死,所以凡听到此乐者,国家必定衰败。」见《史记.卷二四.乐书》唐.张守节.正义。后以此比喻淫荡亡国之音。《三国志.卷二五.魏书.高堂隆传》:「作靡靡之乐,安濮上之音。」也作「桑间之音」。
百科解释春秋末年,晋平公在城外建造一座豪华的宫殿。卫灵公带涓乐师前去祝贺,席间涓乐师把在濮水边听来的乐曲弹了一遍。晋国的旷乐师马上制止说是商末延乐师为纣王所作的濮上之音,听了会沉湎声色中。3年后,晋平公因贪色而亡。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乐书》:“故闻此声必于濮水之上,先闻此声者国削。”
例子请不要沉湎于这濮上之音
基础信息
拼音pú shàng zhī yīn
注音ㄆㄨˊ ㄕㄤˋ ㄓ 一ㄣ
感情濮上之音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指不好的音乐。
近义词靡靡之音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尽诚竭节(意思解释)
- 开物成务(意思解释)
- 利害得失(意思解释)
- 哄堂大笑(意思解释)
- 家翻宅乱(意思解释)
- 得失成败(意思解释)
- 模模糊糊(意思解释)
- 居停主人(意思解释)
- 春秋责备贤者(意思解释)
- 知过必改(意思解释)
- 砥廉峻隅(意思解释)
- 鸡肥不下蛋(意思解释)
- 认贼作子(意思解释)
- 话不在行(意思解释)
- 规旋矩折(意思解释)
- 没世不忘(意思解释)
- 朝露溘至(意思解释)
- 淹淹一息(意思解释)
- 智足以饰非,辩足以行说(意思解释)
- 救难解危(意思解释)
- 鼓乐喧天(意思解释)
- 运筹决算(意思解释)
- 惊魂夺魄(意思解释)
- 骑鸾骖凤(意思解释)
- 班妾辞辇(意思解释)
- 岁聿其暮(意思解释)
- 清介有守(意思解释)
- 梦兆熊罴(意思解释)
※ 濮上之音的意思解释、濮上之音是什么意思由古诗句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小忠小信 | 小表忠心,小讲信用。多指借此所采取的手段。 |
中江举帆 | 中:到中心;举:升起,扬起。到江中心升起船帆。 |
未卜先知 | 测知未来的吉凶祸福;这是一种迷信行为。形容有预见。卜:占卜;算卦。 |
策马扬鞭 | 本义是举起马鞭驱赶马儿,驱马快速前行。引申义是比喻做好充分准备,快速投入到新的工作之中。 |
发扬蹈厉 | 发:奋发;振作;扬:昂扬;蹈:跳、踏;厉:猛烈;有力。形容精神饱满蓬勃;意气风发昂扬。 |
不敢后人 | 后:落后。不甘心落在别人后面。 |
殷鉴不远 | 殷:指商朝后期;鉴:镜子。指殷商子孙应以夏的灭亡为借戒。后泛指前人的教训就在眼前。 |
窄门窄户 | 比喻小户人家。 |
汤去三面 | 《史记·殷本纪》:“汤出,见野张网四面,祝曰:‘自天下四方皆入吾网。’汤曰:‘嘻,尽之矣!’乃去其三面,祝曰:‘欲左,左。欲右,右。不用命,乃入吾网。’诸侯闻之,曰:‘汤德至矣,及禽兽。’”后因以“汤去三面”泛言普施仁德。 |
阿毗地狱 | 阿毗:梵语的译音,意译为“无间”,即痛苦无有间断之意。常用来比喻黑暗的社会和严酷的牢狱。又比喻无法摆脱的极其痛苦的境地。 |
竹马之交 | 指童年时代就要好的朋友。竹马:指小孩当马骑着的竹竿。 |
淆混是非 | 故意把正确的说成错误的,把错误的说成正确的,制造混乱,使是非不清。 |
流芳万古 | 流:流传;芳:花草的香味,比喻好的名声。指美名永远流传下去。 |
知恩报恩 | 知道了别人对自己的恩惠就回报别人以恩惠。亦作“知恩报德”,。 |
好善嫉恶 | 崇尚美善,憎恨丑恶。 |
三荤五厌 | 泛指荤腥食物。 |
半瞋半喜 | 瞋:通“嗔”,生气。形容欢喜中又带责备。 |
漏尽锺鸣 | 比喻人的生命已到尽头。 |
含羞忍辱 | 含:包容;辱:耻辱。形容忍受羞耻侮辱。 |
绳愆纠缪 | 改正过失,纠正错误。绳:纠正。愆:过失。谬:错误。 |
斐然向风 | 见“斐然乡风”。 |
殊勋异绩 | 殊:突出。勋:功勋。异:不同。指功勋业绩卓越。亦作“殊勋茂绩”。 |
言之过甚 | 话说得太过头了。 |
不追既往 | 对以往的过错不再追究。 |
彪炳千秋 | 形容伟大的业绩流传千秋万代。 |
失之若惊 | 同'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牦﹐亦作'厘'。 |
名价日重 | 乐府瑟调曲名。 |
乘间击瑕 | 钻空子,打击对方薄弱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