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驼就石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比喻用力多,得益少。
详细解释
百科解释悬驼就石,《法苑珠林》卷六六,出自比喻用力多,得益少。
出处《法苑珠林》卷六六记载:有人得到一匹死骆驼,剥皮嫌刀钝。楼上有块磨刀石,于是上楼磨刀,下楼剥皮,上下往返,十分费事。
基础信息
拼音xuán tuó jiù shí
注音ㄒㄨㄢˊ ㄊㄨㄛˊ ㄐ一ㄡˋ ㄕˊ
繁体懸駝就石
感情悬驼就石是贬义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处事愚笨。
近义词削足适履、本末倒置
英语put/set the cart before the horse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当仁不让(意思解释)
- 身体力行(意思解释)
- 天不绝人(意思解释)
- 功名富贵(意思解释)
- 居不重席(意思解释)
- 东寻西觅(意思解释)
- 论高寡合(意思解释)
- 轻视傲物(意思解释)
- 相辅而行(意思解释)
- 惜客好义(意思解释)
- 孔方兄(意思解释)
- 以莛撞钟(意思解释)
- 超今冠古(意思解释)
- 班师回朝(意思解释)
- 惟利是营(意思解释)
- 超然不群(意思解释)
- 抉奥阐幽(意思解释)
- 玩时贪日(意思解释)
- 东滚西爬(意思解释)
- 素衣化缁(意思解释)
- 金鸡报晓(意思解释)
- 翻贺为吊(意思解释)
- 钻穴踰墙(意思解释)
- 折简相召(意思解释)
- 欲盖弥著(意思解释)
- 拥兵自重(意思解释)
- 倾危之士(意思解释)
- 白玉映沙(意思解释)
※ 悬驼就石的意思解释、悬驼就石是什么意思由古诗句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通俗易懂 | 广大人民群众都能懂得。 |
顾景惭形 | 看着身影,对自己的形体感到羞愧。谓自认不配享受某种荣誉、称号等而感到惭愧。 |
好学不倦 | 倦;厌倦。爱好学习;从不厌倦。 |
事半功倍 | 使用一半的力却收到成倍的效果。形容费力少;收效大。功:功效。 |
瞒神弄鬼 | 欺骗摆弄别人,背着人在暗中捣鬼 |
腾达飞黄 | 同“飞黄腾达”。 |
宽猛并济 | 见“宽猛相济”。 |
乐不思蜀 | 蜀:指三国时蜀国。蜀后主刘禅投降司马昭后;被安置在洛阳仍过荒淫生活;快乐得不想回国。比喻乐而忘返或乐而忘本。 |
凤泊鸾飘 | 比喻有才之人不得志,飘泊无定。 |
史策丹心 | 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 |
大有可观 | 很值得一看。形容事物已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
人生如风灯 | 人的生命短暂而微弱,像风前的灯随时都可能熄灭。 |
寸丝不挂 | ①形容赤身裸体。②佛教徒用以比喻心中毫无牵挂。 |
绕脖子 | 说话、做事绕弯子。形容言语、事情折费思索。 |
持论公允 | 指言论公平并合于情理。 |
清辞丽句 | 见“清词丽句”。 |
逾墙窥隙 | 指男女偷情。 |
小黠大痴 | 好弄小聪明而实际上很愚笨。 |
百家诸子 | 百家:指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流派;诸子:指孔子、老子、庄子、荀子等。后来对先秦学术思想派别的总称。 |
揎拳攞袖 | 犹言揎拳捋袖。 |
光明大道 | 比喻美好光明的前途。 |
随口胡诌 | 随便搪塞。 |
河出伏流 | 语出《淮南子·地形训》“河出积石”汉高诱注:“河源出昆仑,伏流地中方三千里,禹导而通之,故出积石。”后用“河出伏流”比喻潜在力量爆发,其势猛不可挡。 |
穷极凶恶 | 穷:极。形容极端残暴凶恶。 |
划粥断齑 | 把粥划成若干块,咸菜切成碎末。 |
原情定罪 | 追究他心里的动机来确定有无罪过或罪过轻重。 |
万室之邑 | 有万户居民的城镇。 |
对嘴对舌 | 斗嘴;争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