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印子鱼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亦称'通应子鱼'。即子鱼。宋王安石《送福建张比部》诗有'长鱼俎上通三印'之句,福州濒海多鱼,初不专指子鱼而言。至苏轼《送牛尾狸与徐使君》诗'通印子鱼犹带骨,披绵黄雀漫多脂',始以'通印子鱼'对'披绵黄雀'。亦有称'通应子鱼'者,或以为出于通应江水,或以为其地有通应侯庙。
详细解释
亦称“通应子鱼”。即子鱼。
宋王安石《送福建张比部》诗有“长鱼俎上通三印”之句,福州濒海多鱼,初不专指子鱼而言。至苏轼《送牛尾狸与徐使君》诗“通印子鱼犹带骨,披绵黄雀漫多脂”,始以“通印子鱼”对“披绵黄雀”。亦有称“通应子鱼”者,或以为出于通应江水,或以为其地有通应侯庙。宋范正敏《遯斋闲览·证误》:“蒲阳通应子鱼名著天下。盖其地有通应侯庙,庙前有港,港中鱼最佳。今人必求其大可容印者,谓之通印子鱼。故荆公有诗云:‘长鱼俎上通三印’,此传闻之讹者。”宋庄季裕《鸡肋编》卷中:“兴化军莆田县去城六十里有通应侯庙,江水在其下,亦曰通应……子鱼出其间者,味最珍美。上下数十里,鱼味即异,颇难多得,故通应子鱼,名传天下。”参见“子鱼”。
基础信息
拼音tōng yìn zǐ yú
注音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目眩心花(意思解释)
- 敦风厉俗(意思解释)
- 十指连心(意思解释)
- 鞍前马后(意思解释)
- 丰草长林(意思解释)
- 躁言丑句(意思解释)
- 破家荡业(意思解释)
- 狂朋恠友(意思解释)
- 山高水险(意思解释)
- 稀稀落落(意思解释)
- 能说善道(意思解释)
- 金银财宝(意思解释)
- 胡诌乱傍(意思解释)
- 计穷势迫(意思解释)
- 兵不雪刃(意思解释)
- 牵着鼻子走(意思解释)
- 分浅缘悭(意思解释)
- 积简充栋(意思解释)
- 摇吻鼓舌(意思解释)
- 罪恶贯盈(意思解释)
- 神圣工巧(意思解释)
- 造天立极(意思解释)
- 战争贩子(意思解释)
- 吃现成饭(意思解释)
- 众啄同音(意思解释)
- 沥尽心血(意思解释)
- 跷蹄蹑脚(意思解释)
- 百里之命(意思解释)
※ 通印子鱼的意思解释、通印子鱼是什么意思由古诗句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振聋发聩 | 使聋子都受到振动和醒悟(发:开启;聩:耳聋)。比喻唤醒糊涂、麻木的人。 |
尔虞我诈 | 尔:你;虞:猜测。意思是我骗你;你骗我;互相欺骗。 |
勃然大怒 | 勃然:因生气或惊慌等突然变脸色的样子。形容突然变脸;发起脾气来。 |
立功赎罪 | 立功:建立功绩;赎:补偿。建立功绩来补偿罪行或过失。 |
贫贱骄人 | 身处贫贱,但很自豪。指贫贱的人蔑视权贵。 |
层出不穷 | 层:重复;层出:重复地出现;穷:尽。接连不断地出现;没有穷尽。有时喻指事物变幻之快。 |
有一利必有一弊 | 在这一方面有好处,在另一方面就会有坏处。 |
刳脂剔膏 | 喻残酷地剥削。 |
刀笔吏 | 刀笔:古时在竹简上用刀削改字。指代办文书的小吏。 |
海立云垂 | 形容文辞气魄极大。 |
珠绕翠围 | 珠:珍珠;翠:翡翠。形容妇女雍容华贵的妆饰。 |
昏头昏脑 | 形容头脑发昏,糊里糊涂 |
涕零如雨 | 涕零:流泪。眼泪象雨水一样往下淌。形容思念的感情极深。 |
干霄凌云 | 高高地耸起,直逼云霄。比喻前程远大,能够迅速成才。 |
君子固穷 | 君子:有教养、有德行的人;固穷:安守贫穷。指君子能够安贫乐道,不失节操。 |
事无不可对人言 | 言:说。没有什么事情不可以公开 |
按甲寝兵 | 收拾起铠甲武器。比喻停止军事行动。 |
貂裘换酒 | 貂裘:貂皮做的大衣。用貂皮大衣换酒喝。形容宝贵者放荡不羁的生活。 |
国人皆曰可杀 | 皆:都;可:能。罪大恶极,全国人民都说他该杀 |
方正贤良 | 方正:正直;贤良:才能,德行好。汉武帝时推选的一种举荐官吏后备人员制度,唐宋沿用,设贤良科。指德才兼备的好人品 |
犬马之养 | 供养父母的谦辞。 |
肃然生敬 | 形容产生严肃敬仰的感情。同“肃然起敬”。 |
莫知所谓 | 莫:不。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
拏风跃云 | 比喻气概雄伟。 |
盛衰利害 | 兴盛、衰落、利益、损害,指世间人事发展的各种情况。 |
冰山一角 | 体积庞大的冰山,露于水面上时往往只有山巅部分。比喻事情真相初现的一部分。 |
胆战魂惊 | 犹魂惊魄落。形容极度惊恐。 |
翠羽明垱 | 1.泛指珍贵的饰物。2.《翠羽明珰》是连载于火星女频网的一部现代言情小说。 |